为身边的“雷锋们”点个赞

05.03.2015  13:04

记者:吴江龙、李琳

3月4日,图书馆管理员杨圃、桂园4舍值班员杨守英、第二临床学院医生金雅磊分别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发林来到他们的岗位,献上鲜花和祝福,为他们点赞。

点赞善行,礼遇好人。被学校点赞的她们,也正是被许许多多师生、网友点赞的身边人。他们岗位平凡,但他们用微小的善举,传递着爱和感动,也传递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点赞身边好人

2014年2月8日,一条微博感动了武大师生:“图书馆的老师来问了两次怎么还不去吃饭,我推说待会再去,结果老师转身走开,待会慢慢走过来递给我半个削好的苹果。

经过核实,这位老师就是图书馆管理员杨圃。这件事之后,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开辟“点赞身边好人”栏目,记录这些具有雷锋精神的普通人,传递身边的小感动和小美好。栏目推出后,受到师生、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发帖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雷锋精神和给身边雷锋点赞俨然成为一种校园时尚。

 

5月8日,网友“始终相信红尘有爱”在网上发帖称,“女儿去武汉大学参加自主招生复试,回到河南后才发现身份证和准考证不见了,正焦急时,武汉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掉在考场了,还自费15元快递给了我,十分感动!在武汉大学期间,几位在校生热情的指路、带路,十分感激!武汉大学,暖暖的感觉。

武汉大学官方微博迅速转发了这个故事,并加以点评:“武汉大学,暖暖的感觉。祝考试取得好成绩。”该微博发出后赢得了近300人点赞。“正能量扩散,我就说只要大家都有心,人文关怀从来都不会缺失。”网友“程智义寻找遗失的正能量”说。

点滴小事见真情。点赞身边好人,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学好人做好事,要在师生周围形成,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传递身边感动

我也有一个女儿,和这个学生差不多的年龄,相信在她遇到困难时,也一样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被学生称为“好妈妈”的杨守英说。

 

2014年9 月21日,一名女生在寝室因腹痛陷入昏迷,杨守英发现后,把女生从四楼背到值班室,盖棉被,热敷腹部,喂红糖水,熬粥,还将身上所有的1800元钱塞给女生作为就医费用。经过紧急救助,女生才逐渐恢复意识。她将这件事发在微博“点赞身边好人”栏目,引起许多学子共鸣:“身在异乡求学,宿管阿姨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在人来人往的路口,钱和东西开放地摆着。因为人在实验室不能守摊,就想出了诚信摊位这一招。生意不差!”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纪莉在微博中描述了这一场景。“久违的信任,莫名的感动。”武汉大学官方微博“点赞身边好人”栏目转发点赞后引发师生热议。2014年十大风云学子马鸿旭跟评说:“卖的不只是水,而是附带的信任,是校园‘夜不闭户’的自豪,是阔别已久的感动。

“‘点赞身边好人’栏目关注的就是我们身边普通的人和事,他们虽然平凡,但充满善意和感动,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接地气的语言风格传播后,更容易被广大网友和师生接受。”学校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武大官方微博发布有关“点赞身边好人”主题微博60余条,总阅读量超过2000万次,获点赞7000多次。”

与此同时,学校其它媒体进行联动,校报、新闻网根据微博上的信息深入挖掘,采写专题报道,讲述了更多感人的珞珈故事。珞珈山水BBS等媒体也开设专栏,并在各校区电子显示屏播出相关内容。全媒体参与,全校师生互动,点赞活动更加广泛深入。

 

汇聚大爱情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殷嘉骏,我们一起等你回来!”2014年10月,得知遥感信息工程学院1303班殷嘉骏同学因身患白血病而休学,亟需得到社会力量帮助时,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及时发布这样一条消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募捐消息发出后迅速得到网友的响应。王之卓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3万元,两院院士李德仁夫妇捐款1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夫妇捐款1万元,许多师生、校友、社会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短短15天,便收到爱心捐款61.8万元,捐款明细上更多人没有留真实姓名,只署名“微尘”或“雷锋”。

每一个生命都是在医院诞生,在医院终结。医生能做的,就是让生命之路更长一些,更轻松一些,一路不管多艰难,有爱有温暖同行。”在金雅磊看来,包容与友善是医患之间应有的心态。

 

正是怀着“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仁心,金雅磊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师生纷纷为她点赞。“家里的老人身体都不好,看到金医生的事迹别有感触。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希望多些这样的好医生!”网友“绿茵茵”说。

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学校正是通过设置“点赞身边好人”等栏目,讲述师生身边的凡人善举,传递着校园“”感动,诠释着普通人的大爱情怀,也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要进一步通过点赞身边好人,讲好珞珈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校长李晓红说。

 

>>> 短评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处处可为

今天是学习雷锋纪念日。半个世纪前,毛泽东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51年后,雷锋精神依然历久弥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涵括了人类恒久不变的道德判断,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比如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雷锋”。

一个小小的善举,能触动人们心中对美好的向往。2014年3月5日,学校正式启动“点赞身边好人、讲述珞珈故事”活动,通过全媒体手段,传递身边的“微感动”,记录那些具有雷锋精神的普通人。他们以各种感人至深的举动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学习雷锋精神俨然成为一种校园时尚。

好医生金雅磊的故事就是一例。2014年8月,中南医院医生金雅磊的自述文章《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经光明日报刊发后,不仅引起了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的关注,在社会上、校园内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我校官方微博第一时间转发,师生纷纷为金雅磊点赞。

帮助低年级学生答疑解惑的学长学姐、拾金不昧的校车司机、用奖学金购买“爱心伞”供师生来往方便的普通学生……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感动着珞珈山,践行着雷锋精神。

善意的力量具有骨牌效应,就像水波一样,慢慢地泛成涟漪。珞珈山下,爱的感动,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做的只是举手之劳。”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普通。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些“身边的好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雷锋精神早已内化于他们的行动中。

学习雷锋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雷锋精神其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相信你也可以做到。(李琳)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