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水质监测忙

15.09.2014  09:58


为保水质监测忙

   湖北日报讯 记者饶扬灿 通讯员叶相成 肖英强

   11日,丹江口水库水位直逼145米,较一个星期前涨了近3米。

   水位不断上升,水质会不会受到影响?采访团记者很是关心。

   在丹江口市水库大坝附近,负责取样的十堰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科吴勇,他正在搬运取样器材上船。“为了南水北调,每月我们都要租船深入丹江口库区采一次样!”吴勇说,“我们采样‘战线’从丹江大坝延伸至郧县陈家坡,共11个点位,要一整天时间!

   船行约20分钟,在江北大桥下停下。“这是丹江口库区的第一个采样点!”吴勇说着,便取出采样瓶,按要求在水面下0.5米位置顺利采集水样,贴上标示放进样品箱里。

   此外,还有几名工作人员在库底采集了底泥。

   吴勇介绍:“水生生物状况也可以反映水质状况!

   完成第一个采样点后,“采样船”先返回送记者上岸。站在船头,吴勇指着远处一栋房子说,那是丹江口水库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

   据了解,胡家岭自动监测站由环保部2002年建成投运,每4小时对水库水质自动采样分析一次,数据自动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在互联网上实时发布。

   自该监测站投入运营以来,监测的数据皆为二类以上水质,全部达到可以直饮标准。

   为保护好水质,核心水源地丹江口市养殖及加工企业损失巨大,加之产业发展受限,每年财政减少收入10多亿元不说,还要为新增保护生态环境及为生态建设支出6亿元以上,这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有了水质自动监测站,为啥还要人工采样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监测分析快、全天候监测等优势,但点位是固定的!”吴勇介绍,为了弥补这方面弊端,他们每个月均要到丹江口库区取水样。

   昨晚采样归来,监测站中心分析科工作人员便连夜进行水质监测分析。“不少监测项目对样品‘新鲜度’有严格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夜以继日奋战!”该科科长张丽琴告诉记者。

踏着“风火轮”护水

   湖北日报讯 记者饶扬灿 通讯员叶相成 王东

   只有四个兵,沐浴四季风,日行四百里,天天在路上,执法车就是他们的“风火轮”,也是流动的办公室,一年到头穿梭于辖区15个乡镇各环境敏感点“救急”。

   他们,就是被称为库区护水队的丹江口库区环境监察队,全部从丹江口市环境监察大队与环境监测站抽调而来,隶属于丹江口市环保局。

   队长张学理告诉采访团:“我们队员个个都经验丰富。

   记者随护水队驱车驶上丹郧公路。4名队员一路上听新闻,到达目的地。“别看我们没下车,驱车跑一趟就是一次环境监察。”看着记者不解的眼神,队员张学理解释,“听听声音,可判定沿途有没有新噪声污染机械加工企业;看看柏油马路上的印痕,可判定沿途有没有新建项目;闻闻气味,可判定沿途有没有新增养殖业……护水队员经千锤百炼,个个耳聪目明嗅觉灵。

   同是在这条路上巡逻,以前护水队就曾发现过异常。

   去年8月里的一天,护水队例行检查,行至一山谷口,一股猪粪味引起队员警惕。“有情况,停车!”他们根据气味顺藤摸瓜,最终在山坳处“”到一家非法养猪场。

   丹江口市有55条小流域和2条过境河流,护水队日常工作中,经常到一个乡镇检查,接到投诉后又立马“转战”另一乡镇,忙得不可开交。

   去年9月,队员李俊和赵龙在均县镇检查移民点库区清底情况后,执法车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泥洼地里“趴窝”。

   恰在此时上级有令:赴习家店镇处理百姓投诉。

   好不容易把车修好,他们已然成了泥人。待任务完成,已是晚上8点多了。

   对队员们来说,来回奔波是战斗,蹲守也是战斗。

   护水队执法车几乎天天在路上奔波,去年行程高达6万多公里。

   尽管每天很苦很累,但看着一件件环境难题圆满得到处理,护水队员都很开心。“一库清水即将北送,能够为国家工程做点贡献,我们觉得很光荣。”张学理对记者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