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环保局金竹园精准扶贫工作纪略

11.01.2016  19:38

金竹园村位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东部山区,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02户、1005人,耕地面积934亩,人均收入约6060元,全村远离交通干道,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和茶叶种植。金竹园村在精准扶贫工程中识别贫困农户23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8%。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收入低且不稳定,年轻人外出,劳动力匮乏,资金短缺,因此基本没有抗灾抗风险能力。农户生产资料缺乏,群众生活困难,集体经济空白,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标准低,该村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种种难题。

2012年,按照市委市政的安排,丹江口市环保局开始对口帮扶金竹园村,局党组书记蔡光耀担任该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程开展后,环保局即刻组成5人工作组,“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充分利用环保局资源优势,整合扶贫力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强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岭金竹园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快了金竹园村脱贫致富步伐。

深入走访,瞄准对象定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金竹园村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评议认真筛选贫困户,并张贴公告,接受群众监督。为测底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程度,丹江口市环保局扶贫工作队员多次深入金竹园村贫困农户家里调查询问情况,填写“明白卡”。通过走访,增强了帮扶单位与贫困农户之间的感情与交流,在真正做到“结穷亲”的同时为后一步扶贫工作做好了准备:一方面确定了帮扶对象是真贫困,扶贫工作队是“扶真贫”,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户家庭情况的详细了解,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为将来落实帮扶方案把握好方向。

夯实基础,民心工程助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改善交通条件。在2015年,丹江口市环保局为金竹园村争取交通专项资金30万元,高标准修建通组公路2公里。通组公路的修建,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同时为金竹园村的茶叶、土鸡销售带来便利条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不但要解决困难群众出行难题,还要解决好群众“喝好水”的问题。2015年,丹江口市环保局联合水务局,以金竹园村为重点,以饮用水精准到村、户为目标,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扶贫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8.6万,建设3个蓄水量约30立方米的水井,主管道约5千米,分支管道约2千米,解决了金竹园村一组186人吃水问题。

金竹园村需要落实157户生态扶贫搬迁,彻底改善贫困户原本恶劣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同时为贫困户产业脱贫打下良好基础。丹江口市环保局在首批66户扶贫搬迁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前沿阵地作用,科学设计,美化环境。提倡垃圾入池,污水不乱倒,做好各家各户环境卫生,农具与生活用品归类摆放,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培优补差,集体经济壮实力

茶叶一直是金竹园村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一直以来,种植、管理方式粗放,以农户自种自收为主,茶叶品质不高,很难形成产业化。针对金竹园村实际情况,丹江口市环保局邀请茶叶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户生产种植。为进一步培育当地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环保局又为金竹园村联系资金2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集体优质茶园150亩,并一次性资助有机复合肥20吨。集体茶园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得村民纷纷前去取经,目前茶园内茶树苗长势良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也预示着金竹园村在精准扶贫的阳光雨露下茁壮发展的未来。

抢抓机遇,科学规划谋发展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汉十高铁在土关垭镇设站,高铁小镇也即将在该镇金山村落户。毗邻高铁小镇的金竹园村如何把握这个黄金机遇,“第一书记”在与村两委班子座谈中多次强调,“机会来了不能等,天上不会掉馅饼,尽管金竹园村地处偏远山区,距离高铁小镇有段距离,但是这里的原生态在城里人眼中却是宝,先把家园建设好,旅游的自然要往你这跑。一定抓好生态扶贫搬迁和高铁建设征地补偿的机遇,科学规划,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项目,把房子盖漂亮,村庄搞整洁,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引导农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态茶园、香菇、木耳土鸡蛋等农副产品搞起来,打造几个农村生态旅游的亮点,生态旅游搞起来,比在村里开几个矿、办几个企业更实惠。”2015年,丹江口市环保局将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金竹园村农村环境整治,力争打造两个亮点,形成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力争在今年年底再为金竹园村争取20万元交通专项资金,拓宽“武当花谷”与金竹园村的连接公路,提升村庄形象,也拓宽金竹园村的致富路。

奋力拼搏,克难进取谱新章

近年来,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通过金竹园村村民和扶贫工作队的共同努力,村子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扶贫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金竹园村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克服,乡村整体面貌的变化、乡风民风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扶贫攻坚任然面临巨大挑战。但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在“第一书记”的正确指导下,凭着金竹园人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金竹园村一定能抓紧机遇实现质的飞跃,共绘和谐、美丽、富裕的农村生活新篇章!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