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行】丹江口工业加减法 “与水友好”优先

24.10.2014  10:38


 

丹江口电厂3号机组检修现场

  荆楚网讯(记者孙方生 鲁腾见习记者刘建维)10月秋汛,丹江口水库的水位早已突破160米,这本是丹江口电厂最为繁忙的时候,但电厂的6台发电机组仅保留2台发电,其余停机检修。

  丹江口电厂生产管理科副主任徐国茂告诉记者,电厂从9月汛期时就开始对发电机进行检修,相比以往提前了两个月左右。

  汉江集团丹江口水库调度科长胡永光表示,为了为了一库清水送北方,今年丹江口水库一直控制出库流量,平均维持在440立方米每秒,与往年相比出库量减少一半以上,到现在发电厂刚过11亿千瓦时。从数据对比发现,丹江口电厂较多年同期发电量均值减少12亿千瓦时左右。

  为服务于南水北调,不仅仅丹江口电厂减产服务于国家大局,2013年,丹江能源集团果断关停2家妨碍环境的电石产业,出资8000万元进军水资源加工利用产业,新建润京水业公司,走上发展转型新路,生产的“武当山泉”天然水俏销全国市场。

  这两个企业的一加一减,是丹江口工业产业服务于南水北调的一个缩影。丹江口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约束相对严苛,发展门槛就会抬高。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方,丹江口先后关停并转110多家污染企业,拒签有污染的招商项目逾百个。

  湖北东圣丹江化工有限公司为了保护丹江口库区水资源,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企业的安全环保建设。该公司总经理胡泽波表示,企业产生的所有废水都通过废水处理系统,澄清、沉淀、冷却、降温再继续循环使用,多出的部分送终端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原来企业每小时排放废水600至800立方米,现在减少到60立方米。

  如今的丹江口,将“产业链条长、发展前景好、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作为招商引资的首选条件,逐步形成以水资源利用、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产业集群,与水友好企业生机勃发。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