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头版报道:因为一粒种,武汉沸腾了!——2015中国种都·武汉种业博览会走笔

23.06.2015  11:22

  农村新报讯 记者萧丝 邱济民
  
  雨后初霁,灿阳迎客。18日,2015中国种都·武汉种业博览会隆重开幕了。因为一粒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种子公司、农业合作社代表等万余客商潮涌黄陂武湖现代农业展示园区,让“火炉”武汉再度升温。
  一粒种,引爆了江城的盛夏。
  以“面向未来的种业”为主题,由省农业厅、武汉市农委、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主办的首届武汉种业博览会全新亮相:省市携手,提档升级。曾是种业“龙头”的武汉,为重铸辉煌,打造“中国种都”,引发行业巨震。
  盛宴开席,记者跟着游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尝,尽情领略以蔬菜和甜糯玉米为主的新优品种的魅力。
  田间地头,千“”风情
  “站上去,不会破的!”武汉亚非种业“地盘”前,在其董事长贺亚非的怂勇下,记者半信半疑地站上了一个3斤左右的黑皮西瓜。神了,真没破!
  “这是泰国引进的‘黑豹’,便于储藏和运输。”看到记者惊讶不已的表情,贺亚非笑了,把西瓜切开,递给围观的群众品尝,“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颜色鲜红、瓜汁溢出,颇为诱人,围观的人群顾不得“体面”,纷纷品尝。记者尝了一块,还真甜!
  亚非这次把公司“宝贝”都晒出来了。光西瓜就有从泰国、日本等地引进的黑豹、华南豹、金童等7、8个品种。加上苦瓜、蕃茄、松花菜、包菜等蔬菜品种,共有近600个品种参加展示。
  “哇,好大呀!”“哇,好长呀!”“哇,好甜呀!”一片瓜菜地,时不时响起客商的惊呼声。记者走近一看,这里“稀奇”还蛮多:50多斤的南瓜、一米多长的丝瓜、可以当水果吃的茄子……
  航天华中现代农业公司技术员王根亭介绍说,经过卫星搭载的这些种子与众不同,比如这种南瓜可长到200斤,丝瓜可长到2米长,南瓜、茄子可当水果吃。
  过眼之处,尽是风景。梨形南瓜、蛇形丝瓜、葫芦观赏瓜、“碰碰香”叶菜、五彩蕃茄……土洋并蓄,五彩缤纷。
  地展现场,2000多个品种尽情地向游客展示着各自的魅力。
  “三展”合璧,“立体”呈现品性
  
  一块玉米地,自成一景。有的苗矮,但结的棒大,有的长得高,但结的棒细而长。有的熟了,有的还没长成。而有的,还没结棒。
  一排南瓜架,宛如花果山。有的似蛇头、梨果,有的色差似鸳鸯,还有的形似老鼠。
  一片蕃茄地,就是观光园。有的绛紫,有的金黄,有的鲜红,而有的嫩绿。有的大如薯,有的小如樱桃。
  同等水肥与农田管理条件下,250余亩各类蔬菜品种的种植情况直观明了,其品种品性,一目了然。
  “到底谁劣谁优,地里比比看!”湖北省现代农业蔬菜展示中心办公室主任余才良表示,“地展”在此次展会最“拉风”。展会还没开始,就有客商来此基地考察和品尝。
  本届种业博览会在形式、模式上尝试创新,实行“地展”、“馆展”、“网展”三位一体,“复式”呈现品种品性。
  “武汉的这个茄种不错,怎么种?”一位湖南来的种子经销商在地展基地看中了一长条形紫色茄种。一位工作人员顺手一指,“去那,找‘汉研’公司展位!
  在学术交流中心门前搭建的临时 “馆展”,也挤爆了。因为1万多平米的新展馆还正在规划建设中,有限的展位便成了热抢的香“饽饽”。近200家种企入主临时展位。“我们带来的资料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抢光了。”武汉汉研公司总经理吴忠说。
  “地展”突出展示,“馆展”服务客商,“网展”扩大影响。三种形式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展会公益性与商业化的有机统一。
  
  省市携手,开启打造“中国种都”之旅
  
  在地展基地,客商发现了“新大陆”:三个蓝色的大桶上,分别写着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中量元素。
  “这是肥料配方用的。”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主任聂练兵带游客来到一台有显示屏的机器前,轻轻一按,这块地是种的什么作物,土壤性状,缺什么,补什么,一目了然。
  地展基地,不但展示新优品种,还展示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机械化播种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害虫物理和生物防控材料、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农膜、肥料及农业物联网等。
  一路同行的地展“向导”余才良介绍,随着北京、广州、哈尔滨等地种业展会的崛起,曾是行业龙头的武汉影响日渐式微。为了重振雄风,省、武汉市联手,作出了打造“中国种都”的战略部署。武汉种业博览会就是武汉打造“中国种都”的一个落地项目,展示品种将由蔬菜和甜糯玉米逐渐拓展到大田作物、畜禽、水产等动植物品种。他说,除了新品种展示外,还将展示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新业态。旨在通过“科研与展示结合”、“公益性与市场化结合”、“成果与转化结合”,实行 “地展”、“馆展”、“网展”三位一体的展示,推动现代种业转型升级,为省、市共建“中国种都”先行探路。
  武汉种业博览会,开启了打造 “中国种都”之旅。为了“种都”之梦,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