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刊登我校哲学研究成果

26.09.2014  17:50

本网讯(通讯员王叔君)《中国社会科学》日前刊载了哲学学院两篇论文,分别是吴根友教授的《经子关系辩证》和李佃来教授的《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

经子关系辩证》由吴根友与博士生合作完成。文章指出,经与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处在变动之中,然而如对经书与经学加以区分,往往随时代精神与社会情境的需要而动态扩展。这表明,经与传是相对之名,而经学与子学的学问性质相同。透过对经子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思想史上种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和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的内在机制,同时也可弥补往昔学术史多谈经史关系而少谈经子关系之不足。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一文指出,马克思是在总体性视域内,通过批判私有财产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阐发正义思想的,其正义思想呈现为包括“个人所有权”、“分配正义”以及“人的自我实现”在内的自下而上、层层递进的立体性结构。只有把捉到这三重意蕴及其内在关系,才能解开“马克思与正义”之争的死结,深刻理解马克思正义观的根本要义,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上开掘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性思想资源。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被学界誉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据已有的期刊评价体系的测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名列同类期刊首位,其一流学术地位也为专家评价所认同。

(编辑:付晓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