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报】在创新团队中成长

02.02.2015  19:34

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环境和学术氛围,想不出成果都难。”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近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作为团队核心中最年轻的一员,张过教授感触颇深。

29岁获得博士学位,进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5岁当选为教授,36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7岁被评为珞珈青年学者,担任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张过在团队中快速成长。

人生理想

1996年高考选专业时,张过笑称自己当时只看到了“摄影”二字,却忽视了后面的“测量与遥感”。进入陌生的专业学习,一步步走来,由对专业的不解变为喜欢。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实现是他成长的助推器,“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国家重大需求作贡献。”这是张过非常看重的一点,也正因如此,2005年博士一毕业,他就加入了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及时将预测情况送到灾区前线。夜以继日的辛劳,张过和其他成员一样,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他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地质遥感调查能够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更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

从2006年开始,张过参与了资源三号卫星研制工作。为解决卫星在上空“看得清、看得准”的问题,他和团队成员反复研讨、论证方案,经过无数次修改,终于在2012年卫星发射后一周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自主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精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卫星精度全面满足1:5万测图精度,填补了中国在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路走来,取得的成果让张过兴奋不已。他将理想装进背囊,走上了卫星测绘研究的漫长之路。

宽松氛围

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往往较长,很多研究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成果,团队带头人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院士尽力不给成员定指标,努力营造充分宽松的氛围。

即便全年没有产出显著的科研成果,年终考核时,团队还是会给年轻人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不让大家有后顾之忧。张过坦言:“任何科研机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并不大,最终什么因素决定能否出成果?我认为就是环境因素起关键作用。

团队领导还强调,权威不一定都是对的,年轻人应当有发表言论的机会。研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个人研究思路与权威不一致的情况,李德仁院士得知后并不否定大家的想法,而是叫大家通过实验结果来说话。回忆起这些,张过感动地说:“在研究过程中没有束缚,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表达意见。

在良好的环境下,张过和他的伙伴们频频出成果——针对我国卫星几何精度指标设计的理论难题,设计了资源三号卫星高程精度达到5米的方案,实现了我国1:5万地形图测绘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张过担任了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应用系统总工程师助理,他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最终完成了设计方案。

团队协作

测量遥感是一个满是数字的世界,在张过看来这并不枯燥乏味。他觉得,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被别人应用和认可,就是一种快乐。张过介绍说,通过他们团队研制的软件,大量的数据就能转化为在微博、微信上转载的精美图像。这项成果结束了我国远程武器导引完全依赖国外的历史,实现了国产雷达卫星数据从定性使用到定量应用的变革。

提起这些成绩,张过觉得与团队协作攻关密不可分。

团队领导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进行分工,张过所处的摄影测量属于前期基础研究,后期还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数据获取、处理与运用,职责分明、环环相扣。

团队中老师们悉心指导,成员们相互分析、讨论与验证,让张过解决了技术细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测绘卫星设计、高精度几何处理和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团队领导还鼓励年轻人参加项目研究,并积极给予引导,努力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项目评审时,也尽量将年轻人的名字前置,带动他们更快成长、前进。

谈起对未来的展望,张过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想研究干涉雷达卫星。”他还打算从静态遥感向动态遥感方向拓展研究领域,让遥感技术在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走向大众,为百姓造福。

http://www.zgchb.com.cn/newspaper/show.php?itemid=29238

(稿件来源:《中国测绘报》2015年1月3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