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勉励中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06.12.2014  01:21

    新华网武汉12月4日电(记者 廖君)“少年强则国强,你们就是刚刚要升起来的太阳,充满了朝气。”3日下午,88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步入华师一附中报告厅,与近2000名学生分享他的故事。

    作为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性核潜艇及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核潜艇方面的研究曾获过众多奖项,有着“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称誉。黄旭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究。为此,他30多年没有回家,直到1986年才和母亲见上一面。

    回忆当年在荒岛上的科研生涯,黄旭华院士说,那里一年到头大风刮个不停。每天的主食是玉米面,高粱米成了定量供应的“营养品”,肉、蛋基本买不到,蔬菜品种也很少,冬天只有土豆和白菜,夏天就是辣椒和茄子。然而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科研人员一干就是多年,对名利也看得很淡然。在他们心中,埋藏着报国之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旭华说:“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敏锐、活跃敢闯非常好,但欠缺经验,看问题缺乏历史观,对社会上一些困难和矛盾比较敏感,但处理时方向不对。”他表示,希望年轻人多学历史,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这样会得到更加中肯的答案。

    黄旭华提醒,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比较交叉,希望大家能做德才兼备的人。他还希望大家要有梦想,更要学会做人、做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是祸是福,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人们怎样掌握,在于人的思想境界。同学们都要存大志,要做想当元帅的士兵,但也一定要脚踏实地。”黄旭华说。(完)

(责任编辑 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