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已处国际前列

30.04.2015  11:36

  在4月28日开幕的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观众正在观看新型遥控航拍无人机模型。本报记者 赵 晶摄

  连日来,《经济日报》重点聚焦我国无人机行业创新发展情况,对北京、深圳、武汉等地的无人机企业进行了调研采访,与企业家、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发烧友”、行业用户进行对话,充分报道我国无人机行业的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应用、政府监管等情况。

  通过采访,本报记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国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更为难得的是,作为衡量一国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无人机行业近年来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不仅为该行业飞得更高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国部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任何行业的创新发展都不会凭空而来。中国无人机方阵能加速腾飞,离不开国内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制造水平提高、研发人才聚集以及科技金融活跃。

  近日,位于我国深圳的大疆无人机出现在《经济学人》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品”榜单上,成为15款产品中唯一来自中国的产品。大疆以及国内众多无人机厂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其具备的产业环境优势。

  强大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诞生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我国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配套相对成熟。以深圳为例,当地企业可以方便地采购到所有硬件。小型无人机对控制芯片有很高要求,而深圳拥有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环境,特别是芯片处理有雄厚基础。因此,当无人机硬件需求不断增加,硬件成本也就随之下降,加速了产业集聚。再如,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相当于无人机“大脑”,主要部件包括陀螺仪、加速计、地磁感应、GPS模块和控制电路等。其中许多部件,与智能手机硬件具有通用性。这些年,我国深圳等地智能手机大规模批量生产,关键部件迅速微型化,尺寸在几毫米甚至更小,能使无人机的“大脑”变得更轻更小。

  不断聚集壮大的研发人才队伍,使消费级无人机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为提升行业水平奠定了人才基础。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产学研”各环节转化更加顺畅,科研人员来源更加广泛多元,研发人员创业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不必总是从零开始培养人才,而是可以到市场中实现人才对接,大幅降低了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以深圳智航无人机公司为例,6名联合创始人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拥有专业的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以及软件设计背景。如今,在航空航天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北京、深圳、成都、武汉等地,越来越多的航空航天人才由“”转“”,为消费级无人机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补给。

  特别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许多航模爱好者、无人机“发烧友”、配套产业人才纷纷加入,使无人机行业成为“高精尖”人才聚集地。大疆创始人汪滔、亿航创始人胡华智均是航模“发烧友”转型企业家的代表。零度智控创始人杨建军在进入无人机领域之前,则专业从事航天飞行器研究。此外,越来越多从事通信工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瞄准无人机行业创业转型。

  人才队伍壮大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国内各大无人机厂商目前对人才、研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大疆拥有一支近800人的研发团队,公司对研发投入不设预算限制,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实践自己的创意。

  此外,市场环境的日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发挥,成为国产无人机行业保持创新活力的体制基础。

  客观说,一些地方政府对消费级无人机发展的认识也有渐进过程。无人机诞生之初,由于市场规模不大,并未引起太多关注。随着一些企业逐渐壮大并迈入世界级,这些地方才意识到该行业潜力之大可能超出想象。可贵的是,即便如此,政府部门也没有轻易干预市场,而是注重激发企业和市场的内在活力。当然,不“乱伸手”并不意味着无动于衷,政府重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务支撑。比如,深圳为鼓励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发展,每年投入10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并不是简单补贴,而是主要用于人才吸引、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创投基金带动等方面,实现了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