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15.12.2015  18:15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5日电 (陈岩)12月1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社会发展编辑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会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地方经验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长江学者、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和来自广东东莞、四川都江堰、湖北秭归的政府负责人出席,国内外52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由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郝亚光主持。

  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介绍地方改革创新实践总体情况。他指出,此次经验发布会主要面向地方市、县级和市县级以下政府单位及其组成部门,根据自愿性、无偿性、公正性原则,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和筹备委员会两大机构评审、遴选出具有创新典型性和重要推广价值的地方改革实践进行重点挖掘并予以发布。邓大才说,举办发布会的目的是“牵线搭桥”,促进中央精神与地方探索的积极互动,推动创新实践的经验推广和理论提升,更好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就,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邓大才分别介绍了三地的改革实践活动和创新经验。他认为,广东省东莞市“激活内动力”对农村综合改革的有益探索、四川省都江堰市“党建引领,院落自治”的地方改革创新实践、湖北省秭归县“村落自治”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做出的积极回应,并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的“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遥相呼应,为我国全局性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为治理决策提供了经验范本,并对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广东东莞市农业局局长张永忠介绍了东莞改革创新经验。他说,面对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东莞市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农村发展转型升级之道,以“激活内动力”为核心,即以经济转型、服务完善、治理升级为三大动力,通过“统筹、分治、合作”三步走,实现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在盘活资产中提升经济水平,在治理改善中促进社会转型,多管齐下、全面突围。

  四川都江堰市委组织部部长刘嘉聪介绍了都江堰改革创新经验。她说,都江堰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基层面临着“上面管不着、下面难自治、服务难到位”的困境。为此,都江堰以“美丽我院、美丽我家”环境整治为契机,探索出一条以院落为单元,党引民治的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路子。都江堰的改革实践对中央提出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具体要求做出了积极探索,打造了当前基层善治的“都江堰样本”。

  湖北秭归县委组织部部长赵万华介绍了秭归的改革创新经验。他说,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是集老、少、边、穷、库、坝区于一体的山区农业大县,在基层治理中面临着诸如“村服务半径过大,公共服务难落地”“行政村事务繁重,干部较少难承担”“行政村利益多元,集体行动难实现”等困境。该县改变治理思路,创新治理方式,通过划小村落范围,推选“二长八员”,借此激发群众自治的内在动力,破解了当前的村民自治发展困局。

  中国农村研究院地方改革研究团队与广东东莞、四川都江堰、湖北秭归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徐勇总结说,召开中国地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会的目的是为改革加油,为创新鼓劲。此次发布会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动力,另一个支点。改革的动力在于地方、基层和民众。发布经验的三个基层共同点是找到了支点,支撑改革的突破点,把中央的改革政策落地了。徐勇指出,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少难题,如何破解?这三个基层“先行一公里”,即改革探索“先行一公里”,破解了“最后一公里”,即关键性问题,他们的好经验可推广复制。三个地方是改革创新,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而且探讨了治理规律,是一种长远发展的改革思维。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