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内畅外联 湖北公铁水空协调发展

11.12.2015  08:15
 

  特约记者 潘庆芳 驻湖北首席记者 石斌

   

  今年年底,湖北省将实现“村村通客车”,大别山区村民出行不再是难题。乘坐高铁,武汉市民可直达全国25个省会城市。由长江顺流而下,集装箱船可至上海洋山港并远航至日韩等地。武汉直飞国际航线达39条,可飞往18个国家和地区。

  “十二五”以来,湖北着力打造内畅外联、公铁水空一体化的“祖国立交桥”。从大别山区的村口,到大洋彼岸的港口,湖北交通迈向九州通衢。

  

综合交通协调发展

  

  目前,湖北省公路总里程突破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预计年底突破65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5100公里。除鹤峰、神农架外所有县(市)通高速公路,全省98%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今年年底,湖北省将实现农村客运全覆盖,有效缓解农民出行难问题。

  五年来,湖北加大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力度,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738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3.1亿吨;武汉港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个突破百万标箱的内河港口。长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汉江梯级开发航道整治工程、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黄金水道流金淌银。

  石武、汉宜、武黄等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高铁、动车覆盖15个市州,以武汉为中心的快速客运骨干网初步形成,拉近了武汉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距离。对接“一带一路”,“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行突破155趟,铁路网越织越密。武汉地铁3号线加紧试跑,到今年年底,武汉地铁运营里程将达123.4公里,日客流量为130万人次左右。

  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加快推进,神农架、武当山等机场相继建成。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全省机场新增通航点50个,开通39条国际航线。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尤习贵介绍,“十二五”以来,湖北交通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到5228亿元,比“十一五”期增加近2000亿元,湖北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地位显著提升。

  

货畅其流 路兴产业

  

  路依地建,地倚路兴。随着鄂东高速公路加密成网,红安新型工业化产业园、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沿高速公路不断兴起,英山茶叶、罗田板栗、蕲春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手工制品依靠便捷的交通走向市场。

  大别山旅游公路通车,为山区带来了旅客。罗田薄刀峰景区内,张平夫妇不再外出打工,在家开起了“农家乐”。如今,手头富足的张平还买了辆小汽车。

  “十二五”以来,依托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综合运输枢纽,湖北省布局建设了71个物流基地项目,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园等9个项目建成运营;15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汉口北物流中心,有效服务周边15大专业市场群;“一港双园”驱动模式加快发展,50多个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配套的港口项目日渐成型。华中甩挂运输联盟、华中大道快运联盟相继成立;顺丰等国内前10位的快递企业相继在武汉设立区域分拨中心或总部,TNT、德邦物流等相继落户湖北。

  交通区位优势转变为物流优势,物流优势又转变为经济优势。货畅其流,交通的发展为湖北建成祖国立交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