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国内首个人才培养实验舱 学生个性化培养

23.06.2014  11:38

武汉建国内首个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舱

首批甄选两百实验生进舱成长

  楚天金报记者丁玥

学生的成绩、性格好坏,不是参考条件,具有潜质的学生都有接受个性化素质培养的机会。记者昨日获悉,一个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研发推出的“人才实验舱”已引起业内的关注。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舱。

  为何建实验舱

  引导教育回归人性和本源

据了解,“实验舱”的打造与推出是基于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首创并不断实践的进化教育办学理论。这个理论是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创始人、校长涂宏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主要是阐述该校对教育对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本质的思考与理解。

涂宏斌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与自主性往往被现行教育所忽略。现行教育不论在教育的目标还是教育的过程、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上,都过于单一与机械,这将使得不符合这一标准、不适宜这一环境的学生的天赋被埋没,学习热情得不到调动。

不是只有涂宏斌在担忧。2005年,著名学者钱学森公开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还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曾提出:为何我国培养不出社会和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

一方面,企业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是大量学生找不到工作。归根结底在于当前的教育偏离了人的本性及教育的本质规律,企图用机械加工式的知识灌输去完成教育活动,势必不能带来满意的教育效果。涂宏斌表示,进化教育理论以及即将推出的“实验舱”,就是想尝试让教育回归人性和本源,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帮助个体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实验舱做什么

  激发学生自主成长源动力

记者了解到,高素质人才“实验舱”,将以古希腊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作为学生的教育主线,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寻找自我天赋,激发自主成长的源动力。将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教授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在教育环境营造和教学培养方式上,也会充分根据90后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实现教学环境的信息化与交互性,大量采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模式,一改往日课堂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动思考、勇于表达、善于创新的课堂新主人。“每一个学生都是各具潜质且具备自主成长性的独特个体,而教育活动的实质就是为各具潜质的学生提供一个宽广、多元的教育环境,让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获得充分的孕育与成长空间。”涂宏斌认为,学生不是机械的产品,教育也不应是生产流水线,进化教育理论就是要试图打破这种单一性,推行个性化培养方案,让每一个进入实验舱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路径,树立自主成长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据了解,武汉商贸职业学院近期拟面向该校2014年入学新生甄选200名个性迥异、成绩不一的实验生进入“实验舱”接受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