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拿了8个专利大二就开公司 三本学生给博士当老板

08.04.2015  12:18

(武汉晚报)武汉工商学院出了一位牛人,他就是该校电子商务学院大二男生董亚伦,他不仅半年时间拿了8个国家专利,创办的一家公司还聘请来了3名博士生、硕士生。

帅气男生成了“专利王

黑色短发,白色衬衫搭配时髦牛仔裤,昨天和武汉晚报记者聊天的董亚伦阳光帅气。他说他小时就喜欢在家里拆卸和安装遥控赛车、遥控器,平时一有发明创造的小想法就随时记在本子上。大一上学期,董亚伦从学校邀请来的一个创新创业公司老总讲座中对国家专利有了初步的了解,便萌生了要将自己发明创造的小想法付诸实践、并申请国家专利的想法。

董亚伦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他的“遥控防盗行李箱”专利被梅州市广宇建筑有限公司以8万元的价格收购,这项专利的创意就来源于去年6月份全校寝室大调整的时候,他从学校9栋宿舍搬到2栋宿舍,大约有一公里的路程,“当时行李特别多,搬起来很费劲,于是我就想到如果行李箱自己能走路就好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马开始查阅相关书籍,最后他利用遥控赛车的原理,制造了一个可以遥控的行李箱。可是单单这个技术含量还远远不能申请发明专利,于是他在行李箱上又安上能向遥控器发送电磁波的芯片,当行李箱离遥控器超过十米的时候,就会发出警报声,行李箱就实现了既可以 “走路”又可以防盗的功能。

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新型楼梯”、“空气检测启停装置”等7个国家专利。还有13个专利正在申请当中,成为了同学眼中的“专利王”。

创办公司 博士硕士加盟

有了多次成功申请国家专利的经验后,他发现自己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已经“上瘾”,一旦有一点点小想法就会立马去查阅书籍,动手实践。慢慢地他成为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小“专家”,萌生了开办“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公司”的想法。

去年10月,刚上大二的他,用自己的专利在招商银行贷款20万元开办了武汉晟博亚科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自主创业的90后CEO。并通过互联网招聘了志同道合的3名博士生、硕士生。

公司技术部总监马思宇是安徽理工大学2014届机械设计硕士专业毕业生,安徽本地人,出生于1990年的他和董亚伦通过网上聊天认识。

我自己在硕士读书期间申请过几个专利,董亚伦经常在网上咨询我一些关于专利申请方面的事情,聊着聊着我们就变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硕士毕业后,马思宇便来到武汉和董亚伦一起开办公司,担任公司技术部总监,如今平均每个月可以拿到8000元左右的工资。

如今董亚伦的公司已为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申请到168个国家发明专利,谈到对未来的规划,董亚伦希望能在大学期间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筹集更多的资金,在大四的时候实现去武汉各高校举办关于申请国家专利方面的交流会,结识更多的同道中人,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中。

责编: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