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臣姚树人在汉逝世 数百军民挥泪送别(图)

30.05.2015  11:06

   图为:姚树人多才多艺,生前为学生讲授音乐欣赏课 (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宏斌、通讯员熊峰、刘薇、实习生紫昱)“姚公奇才两弹一星作贡献功垂华夏,树人教授学贯文理育英才泽被海疆。”28日上午,武汉市玉笋山殡仪馆,素花环绕,哀乐低回,一副挽联无言地诉说着姚树人将军传奇的一生。数百名海军工程大学官兵和各界群众为将军送行。

为我国研制出第一滴火箭燃料的“两弹一星”功臣、86岁的高分子化学专家、原海军工程学院院长姚树人因病于5月26日辞世。海军首长专门致电海工大,向姚树人家属表达慰问。“将军年轻时就怀有强军梦。”姚树人的学生、海工大王源升教授深情地说。1958年,29岁的姚树人正在中科院攻读副博士学位,突然被安排加入了钱学森领导的火箭与卫星攻关小组,承担起研制火箭燃料的重任。

姚树人的任务是在一年内拿出一吨偏二甲肼液体燃料。高能燃料易燃易爆,研制过程充满危险。当年夏日的一天,姚树人穿着一件背心做氯气化学反应,硫酸突然喷射出来,溅了他一身,他冲洗及时躲过一劫,但白背心被烧出一个个大洞小洞。

就这样日夜奋战,当年年底,姚树人带领的科研组奇迹般地造出中国第一滴可储存高能火箭液体燃料。次年,他们圆满完成任务,拿出了一吨这种燃料,保证了“东方红”卫星顺利升空。

1960年,姚树人转向研发固体燃料聚胺酯,他尝试将两种化学物质混合试验,试管突然发生爆炸。他右手小拇指被炸得血肉模糊,细小的玻璃碎片因爆炸的冲击波全部扎入了他的肉掌里。因碎片太细小,终生无法取出。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他作为科技专家代表受到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接见。“他呕心沥血培养人才,我们称他‘树人将军’!”海工大官兵们追忆。1985年起,姚树人任原海军工程学院院长。在任院长的8年里,他致力于培养优秀海军技术人才,建立起以博士、硕士为龙头,以本科培养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开办了首个研究生班,6个专业获得海军院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我军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指挥官。“军失姚老,国失魂宝!”将军逝世后,数百网友发帖表达对将军的敬意,赞扬“有了当年的功臣,才有现在的我们”。“他像自己研发的火箭燃料一样燃尽了自己,助推了国防。”海工大官兵们表示,姚老的这种“燃料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并发扬光大。

另据《楚天金报》:

两弹一星”功臣姚树人逝世

忠诚铸就苍穹之梦 热血书写传奇一生

5月28日,武汉市蔡甸区玉笋山殡仪馆安祥厅内,素花环绕,哀乐低回。数百名海军工程大学官兵和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群众,为我国研制第一滴火箭燃料的“两弹一星”功臣、高分子化学专家姚树人将军送行。

5月26日8时35分,原海军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姚树人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功勋卓着

制造火箭燃料送“东方红”卫星上天

姚老的学生、海军工程大学王源升教授告诉记者,1950年,姚树人从北洋大学(1951年改名天津大学)毕业参军入伍后,一直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

1958年秋,29岁的姚树人突然被派到上海参加一个保密会议,从此加入了钱学森领导的火箭与卫星攻关小组,承担起研制火箭燃料的重担。

当时,苏联和美国的人造卫星先后上了天,卫星上天离不开火箭燃料,但中国在火箭燃料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姚树人的任务是一年内拿出一吨偏二甲肼液体燃料。

偏二甲肼在当时属于高度保密技术,别说见一见样品,就是相关的资料也无从查找。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和艰苦研究,1958年底,他带领的科研组奇迹般地造出中国第一滴可储存高能火箭液体燃料。次年,他们圆满完成任务,拿出了一吨这种燃料,保证了后来“东方红”卫星的顺利升空。

1999年新中国建国50周年前夕,在我国“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姚树人受到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接见。

舍生忘死

试管爆炸 玻璃碎片嵌进手掌伴终身

回忆起燃料的研制过程,许多危险镜头仍历历在目。高能燃料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1958年夏,姚树人穿着一件背心做氯气化学反应,试验必须用浓硫酸进行干燥。试验过程中,硫酸突然喷射出来,溅了他一身,他条件反射地闭起眼睛,钻到水龙头下一阵狂冲。最后,身上的硫酸被及时稀释干净。再看那件白背心,烧出一个个大洞小洞。

1960年,他转向研发固体燃料聚胺酯。由于没有先例,他尝试将两种化学物质混合试验。没有任何预兆,试管突然发生爆炸,他右手小拇指血肉模糊。医护人员检查发现,细小的玻璃碎片扎入了他的手掌里。由于太细小,无法取出,这些碎片一直留在他手掌中。

多才多艺

一生未曾离开祖国 却精通五国语言

姚树人读中学时,当时的天津是日占区,他被迫学习了日语。考上北洋大学后,教学全部用英文,他坚持用英文做笔记,坚决不用汉字,久而久之,英语就练好了。大二时,他选修德语,德国老师用英文讲授德语,如此,他既学会德语又加强了英语。

1950年,21岁的姚树人参军于海军工程大学的前身——大连海军学校。由于当时身边仅仅只有俄语文献资料,又找不到翻译人员,他只好突击学俄语。因有德语和英语的底子,他很快便发现了几种语言的共通之处。两个月后,他就能独自将俄文教材翻译成中文,顺利地进行教学。

姚树人一生未离开祖国,却对英、德、俄、法、日五国语言十分精通。

风范长存

退休之后仍为新生上课

树人教授”是海工大官兵对姚树人的亲切称呼。姚树人1985年任原海军工程学院院长。任职8年,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员。

昨天,武汉市一些书画、集邮、桥牌爱好者也赶来现场悼念。他们介绍说,姚树人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出版了《姚树人画集》;曾任省、市邮协常务理事,2002年被全国集邮联合会评选为全国集邮先进个人,集邮作品多次获国内国际大奖,还因集邮与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结缘。他还热爱桥牌、音乐。

这两天,不少海工大师生在校园网上祭奠姚老。

据学员介绍,姚老退休后仍不忘育人。每年海工大新生入伍后,姚老都会为他们讲上一课。不少海工大毕业生都找出了他们珍藏的姚教授生前设计制作的“猫趣”系列明信片。研究生蔡镭的明信片上,还有姚教授的亲笔签名,“自强不息”四个字赫然在目。蔡镭表示,姚教授的言传身教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不断进取。

一位聆听过姚老讲课的机关干部深情跟帖留言:“姚树人人如其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令人钦佩景仰。大师虽逝,风范长存。我们永远怀念您。

(综合金报记者刘蔚丹,通讯员熊峰、刘薇,及《当代海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