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厅派专家赴襄州区等地指导小麦抗灾生产

14.04.2017  11:54

  受3月份以来的持续降雨,尤其是4月8日到9日的大风大雨的影响,我省部分地区麦田渍水、麦苗倒伏,灾情较重。省农业厅迅速组派专家深入灾情较重地区,摸清灾情,指导抗灾救灾。

4月11日,我省著名小麦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高广金和全省先进工作者杨艳斌等赴襄州区,实地考察了伙牌、龙王、石桥、黄集、古驿等五个乡镇20多个村,及襄阳原种场、张罗岗原种场的灾情,走访了13个农户。初步调查结果,受灾倒伏的田块在40%左右,其中零星倒伏的田块占50%,倒伏面积达50%以上的占40%,倒伏重的占10%,综合分析,绝对倒伏面积占旱地小麦10%左右,大约在10万亩左右,倒伏程度多数为伏地。

襄州区伙牌镇姜沟村村民姜文斗的小麦倒伏及积水照片

分析造成倒伏的原因,除播种密度过大、施肥量过高外,主要是3月份以来,雨水偏多、田间湿度大,以致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据气象部门观测,襄州区3月累计降雨100.4mm,较常年同期平均多1倍以上;4月上旬发生7天降雨,累计降雨量72.4mm,尤其是4月8-9日连续两天大风大雨,造成小麦较重倒伏。

襄州区古驿镇西马村1组村民时荣德的倒伏麦田

针对当地灾情,省农业厅专家提出以下抗灾救灾生产措施:

1. 抓紧清沟排渍。 专家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麦田排水沟渠不通,田间积水。气象部门预测4月16-17日又将有一次中到大雨降雨过程,因此须抢晴天抓好清沟排渍,做到“三沟”相通,雨停田干,为小麦恢复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及时喷肥喷药。 田间湿度大,小麦群体大,均有利于小麦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发生蔓延,尤其是倒伏的麦田,通风透光差,高温高湿将会造成灾情叠加。为切实做好防治工作,须选用对口农药抢晴天喷施。

3. 及时改种。 严重倒伏达到80%以上的田块,小麦根系和基部茎秆受损,破坏了节间输导组织,加之上部功能叶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授粉结实及灌浆受限,结实率和千粒重都会大幅降低,产量损失很重,且难以达到商品小麦的质量标准。对这部分麦田,要积极引导农民做好抢季节改种的工作,可改种花生、玉米、棉花等春播作物。

 

专家组会同基层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灾情

同时,专家组还建议保险部门做好参保理赔工作,农业部门做好分类指导,督办落实田管工作,尽力降低灾情、挽回经济损失。

针对灾情,襄阳市于11日召开了全市小麦春季田管现场会,襄州区政府计划4月12日召开抗灾生产现场会。为此襄州区政府已整合资金300万元,用于小麦“一喷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