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校友汇聚珞珈法学论坛

11.11.2015  10:45

本网讯(通讯员宋雅杰、冯林、王璐畅)11月8日,珞珈法学论坛举行,法学界知名学者、校友和在校师生济济一堂进行学术切磋,并围绕著名法学家、我校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李龙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讨交流。

开幕式上,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徐显明校友,湖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昌尔,校长李晓红分别致辞,肯定珞珈法学论坛在学术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感谢李龙对法学研究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论坛上,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我校副校长周叶中,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曾令良,法学院院长肖永平、副院长汪习根,荆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家清,湖南科技大学校长李伯超,东南大学教授周佑勇等先后发言,多角度解读了李龙在法学研究、法科教育、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和实践贡献。自由发言环节,湖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胡兴儒,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方明,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我校法学院教授、《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等分别发言。法学院教授徐亚文介绍了李龙法学教育基金会筹备情况。基金会2014年初启动,致力于资助高精尖法学人才成长,奖励创新性法学研究,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

下午举行“全面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主题论坛,400余名校友和师生代表出席。付子堂、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征夫、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谢鹏程、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局级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殷元庆、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良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处处长何帆等作报告,秦前红主持。

李龙寄语法学学人,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励精图治,将自己的研究置于国家和民族之中,做有境界的法学研究者。

李龙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主攻法理学,同时潜心研究宪法基础理论,尤其是对法治、人权、法的一般原理、法学范畴等基本理论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上世纪80年代的公益法学、90年代的良法论、21世纪的人本法律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论,无不紧扣时代脉搏、心系法治未来走向,开拓出一个个法学前沿,培养了一大批当今中国法治事业的栋梁之才。李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繁忙的教育科研之余,他充分发挥所学,为当事人依法维权,被誉为“挽救了10多条人命的法学教授”。

(摄影:周轩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