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家共探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

23.06.2015  18:34

本网讯(通讯员李佳)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崭新课题。6月14至15日,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研讨会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业内学者深入研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

会议由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田立新,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南京大学语言学系主任沈阳、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厦门大学教授苏新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院长赵蓉晖、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等语情研究中心全体学术委员,校党委副书记、语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骆郁廷等校内外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会议。

此前,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中心主任赵世举报告了中心工作和未来五年规划,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观测语言生活,解读社会万象,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国家发展”的宗旨和“建成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新型国家语言文字智库”的奋斗目标,以及努力追求的几大功能:国家语言文字决策的思想库、社会语言文字服务的咨询处、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的风向标、融通学术与应用的转化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联通桥、国际交流对话的平台、培养高端语言人才的熔炉。

田立新指出,该中心自2009年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打下了非常雄厚的基础,独具特色,成效显著,聚焦重大语言问题,推出了如《语言与国家》等重要成果,获得了较大社会反响,成绩来之不易。希望继《语言与国家》之后再策划新的合作项目,推出新的重量级成果。她认为,中心的发展规划“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有高度,切实可行”。

她在会议总结时强调,各机构要有家国情怀,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思维,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咨政、启民、育人作用,积极向智库转型;加强各中心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试点,为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提供经验。

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心取得的成绩和发展规划表示充分肯定,结合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围绕智库建设模式、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咨政形式、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注语言意识形态,深化对语言舆情规律的认识,增强预测性;加强分析语情背后的东西。”“注重研究领域的细化,聚焦几个点发力。”“加强语情研究理论建设和对策研究。”“注意体制机制创新,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上出经验。”“在语言国情教育方面有所为,让下一代从小就树立语言意识。”“语委各科研机构应加强分工、协同。”“要重视资源库建设。”“在两个着力点上进一步发力:服务政府决策,多出咨政报告;强化服务社会需求,建议在《语言与国家》的基础上策划系列丛书,直接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培训和社会大众。

骆郁廷要求,语情研究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更多地做原因分析,开展预测性研究,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站在战略层面,多做语情引导,努力回应社会热点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校内外协同和跨学科研究。

据悉,由赵世举主编、全国30多位学者参编的《语言与国家》一书,2015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在教育部语信司等召开的出版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等机构的负责人及专家从国家战略高度肯定了该书的意义和价值。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搜狐网、凤凰网等近百家媒体都作了报道。长江学者、南京大学语言学系主任沈阳教授,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日培研究员等著名学者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发表书评,予以高度评价。该书还被读者评选为2015商务印书馆“春季十大好书”,入选《2015商务印书馆春季重点书推荐书目(10种)》和澎湃新闻网发布的《国内人文新书单(羊年新春版)》等榜单,出版三个月就告罄重印。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