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并蒂花开 ——当阳市体育事业发展掠影

04.07.2017  10:44

漫步沮漳大地,无论清晨或日落,锻炼健身的人群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而运动场上,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镜头,更是展现了当阳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蓬勃景象。

近年来,当阳市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惠民工程遍地开花

为有效满足各类群众的健身活动需求,当阳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城乡健身设施,组织大型群众体育赛事。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市、镇、村(社区)大中小配套、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市镇(处)体育设施全覆盖率达到100%,142个行政村达到了“一场二台”标准,占全市91.6%,按计划2017年全市实行体育器材全覆盖,到“十三五”末全市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0平方米。

体育协会组织覆盖延伸,全市现有体育单项协会15个、团体会员30个、个人会员400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已拥有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976名,其中国家级1名、一、二级155名。

健身活动城乡普及

当阳市结合全市实际,科学制定实施全民健身活动计划,设置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较强的比赛项目,搭建起时间跨度长、面向全民、覆盖全社会的全民健身平台,做到了“月月有活动”,提高了群众体育的普遍化、科学化、社会化、大众化水平。

重点开展了青少年、妇女、职工、农民、老年人等五大人群体育活动,建立了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届期制。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重大活动和传统节庆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

各镇(处)、村因地制宜,每年举办趣味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及舞龙舞狮等特色体育活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3.5%。建成市区 “15分钟体育健身圈”,群众可就近接受场地、指导、活动等服务。

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正在进行中的宜昌市第五届运动会,当阳市青少年类参赛8个项目,参赛运动员260多人,目前已获得金牌11金、3.5银、7.5铜,其中跆拳道获得男子、女子及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名,男子排球获得冠军。

当阳市把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2011年被湖北省体育局命名为“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田径作为该市的重点项目,在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2016年当阳体校运动员黄雅雯入选省田径队,姜浩文入选省精兵梯队三线队,李雨轩在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田径集训队训练;向宜昌市体校输送运动员12名。

2016年,当阳市运动员姜浩文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在男子400米比赛中获得第四名;2016湖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当阳市运动员获得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3枚。在宜昌市青少年阳光体育田径赛中当阳体校田径队获金牌21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宜昌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