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与疫情对抗的独臂村医刘钟

12.03.2020  13:51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2日电 (刘武)“我给您测个体温,检查一下身体状况。”3月11日一大早,刘钟就来到柑子槽小区,为亲密接触者张某检测体温。

  刘钟是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金子坝村的一名村医,疫情期间主要负责金子坝村赵家坝、柑子槽片区的居家隔离者消杀和测体温工作。刘钟在5岁时患上骨髓炎,骨骼腐烂、肌肉萎缩,从而使得他的右手臂要比常人短半截,为此,他不能开车,出行仅靠步行,所有工作也只能靠左手开展。

  前几年他在边远乡村工作时,热忱地为乡亲们服务,被村民赞为壁挂天路下的“独臂神医”,其先进事迹先后在媒体报道,2016年被评为“感动恩施十大新闻人物”。

  为了保障每天完成疫情防控工作,他需要比常人付出的更多。

   早起晚睡 步行也要到达每家

刘武供图

  刘钟每天早上7点起床,开始洗漱、准备早餐,这是他40多天雷打不动的坚持。

  “早上有时候也煮点东西吃,但是大部分时间太忙,我就只能泡一碗桶面解决一下,毕竟要走过去嘛。”刘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微信群,看看群里有没有其它最新通知。

  除了早餐,刘钟草草的对付,中餐也是分分钟解决战斗。除此之外,午睡也被他“罢免”。“哪有时间休息,这个病传染性这么强,我多跑一家,别人就可能少传染。”刘钟说话时面容腼腆,但语气却透着坚定。

  刘钟为了保证完成工作,他几乎每天要在晚上八点之后才能回家,最晚一次搞到了晚上11点。在疫情爆发的那段时间,每天微信步数都是20000以上,睡在床上小腿就酸痛的不得了。

  远在新塘乡下的母亲,孝敬的刘钟也只能在每晚忙完之后,才能打个电话问候情况。

   少喝少食 憋着也要减少繁琐

刘武供图

  刘钟每天都奔跑在疫情一线,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为了不随意脱,而他这一穿就是一整天。

  “刘医生,每天其实非常不容易,他这么穿着又不好脱,所以他基本上早上就会吃很少,而且喝水也很少。”村干部张应兵讲到刘钟日常生活情况时,总会有些酸酸的难过味道。

  水少喝、饭少吃,刘钟精神上允许了,肚子里却会经常发出“抗议”。

  就算是这样,有时候难免还是要内急,对他来说脱防护服是一项非常繁琐的事情,为了减少这种麻烦,他有时候要憋两个多小时。

   手臂酸痛 强忍也要完成消杀

刘武供图

  每天刘钟出门要带的东西有很多,装满水的消毒喷壶、测温枪、笔记本、水银温度计、酒精等。为此,除了左手要当“主力”拿重物外,右手也会多少挂点物品。

  对常人来说,右手拿点东西很容易,他完全是靠肌肉在支撑,所以一段路走下来,他的右手就会特别的酸痛。

  为了节省时间,每次他都要早先把消毒水在医院倒好,带水有4斤多的消毒喷壶长期拿在手上,消杀一家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也就意味着他要拿着4斤多的消毒水20分钟。

  “那一天做完,手都不是自己的,你看我这段时间手上这个茧子,你就知道了。”刘钟左手处厚厚的茧子,讲述着这段时间他的辛苦。

  现在,刘钟的消杀工作轻松很多了,又接到了一些“新活”,为滞留人员、困难人员家庭测体温。

  他说:“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医务工作者这时候就是要忙起来,何况我还是共产党员。”(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