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婚姻的生育是不负责任

22.07.2015  13:05

  据最新一期《南方周末》报道:沈博伦与吴霞恋爱,怀孕17周时分手。生了孩子后,为缴纳社会抚养费,他们在网上发动众筹,顺带让大家讨论一下制度,生育权能否与婚姻脱离?

  他们不是偶然分手的,相恋时就没有结婚打算,认为生育和婚姻是独立的两件事。他们认为婚姻只与感情有关,不爱了就没有必要在一起;孩子也不一定非要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长大。如果两个人都能给孩子爱,将比形同虚设的婚姻更利于孩子成长。

  这大概是当今一些人的婚育观。其实,国家法律制度是应该保护每一个生命,包括那些不幸沦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最有力的保护往往是以“法律不予保护”的形式出现,来保护孩子拥有完整家庭的权利。相比成年人,最弱小的是小孩。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就保障就鼓励,这符合人类繁衍存续的逻辑,符合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人伦价值。唯一相悖的,就是所谓“爱情至上”。

  而“婚姻与生育脱离”,未必就是因为爱情,更多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任性与放纵。事实证明,极度自由最终也会伤及自己。婚姻观往往是社会观的缩影。婚姻行为往往是社会行为的折射。对婚姻持另类主张,本身就没有很好地处理与社会、与职业、与父母、与同学的关系。

  过度的自我,其实是一种病态。子曰:“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因婚姻之礼废,而夫妇之道苦。”以西方国家婚姻制度衰落,为我们儿戏婚姻找理由,这不是“接轨”,而是忘本。中国社会的婚姻,承载着父道、母道、子道、孝道等很多传统伦理。摆脱婚姻,不仅生育有乱患,许多家庭问题将会演变成社会问题纷至沓来。(易国祥)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