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不旺导致粕价下降 订单锐减需求持续低迷

01.09.2014  12:03

            本月下旬,根据国家粮食局最新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8月15日,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各类企业累计收购油菜籽310万吨,同比减少270万吨,8月上半月仅收购油菜籽27万吨,菜籽收购基本结束。

            自七月初以来,大豆、菜籽等油料的供应压力初现,粕类价格开始大幅下滑,菜粕市场呈现跳水之势。尽管在6-9月份是水产需求最为旺盛的月份,但受制于豆粕的价格不断下滑以及油脂加工存储企业一味秉承“挺粕”的思路导致饲料需求发生大规模替代,菜粕的价格大幅走跌,自6月底至今湖北主产区菜粕市场价格从近3200元/吨累计走跌500元/吨以上,跌幅超过20%。

              期货市场油粕合约的暴跌,也逐渐反映到了现货市场上。 临近中秋,是往年的销售旺季,但食用油行业却整体陷入了利空弥漫的悲观情绪中。目前多数油厂在中秋节期间的订单已基本交完,也预示着今年订单量出现了明显下滑。目前,国产菜籽油厂大部分选择停机或降低开工率,以缓解出货压力,菜籽加工进度在5-7成。后期仍有大量新菜粕上市。由于进口菜籽加工企业对菜籽采购多以远期为主,所以大部分油企的原料采购已备货至年底。市场供应量将持续过饱和状态。

              由上述市场现象分析,上半年的食用油价下挫,还可以将原因归结为当前库存巨大、供应过剩等因素所致;但自八月中旬以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七月份制造业PMI、市场消费信心指数等数据远远逊于市场原先预期,这让人不得不担心,市场再次大幅下挫,是因需求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一般情况下,这种来自需求端的下滑,会持续较长时间,对整体油脂、油料市场的生态影响也最大。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挫,油脂存储贸易型企业将更加谨慎的应对严寒的市场氛围,更多的生产加工型用油企业、批发贸易商会逐渐形成市场观望心理,或将采用多批次、小批量的方式严控采购,导致销售走货越来越缓慢,市场交易量与活跃度也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以豆油市场为例,今年8月1日-8月26日,重要豆油工厂成交量23.60万吨,与2013年同期的38.48万吨成交量相比,同比下滑近4成。菜油市场亦然。

  【湖北粮油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