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当家”不可取 孩子暑期安全成热议话题

29.07.2015  13:22

  又是一年暑期到,放假在家的学生大多脱离成人监护,天气炎热、假期长,更易发生意外伤害。连日来,不少网友向本报记者反映,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研显示,61.2%的儿童伤害发生在家中,“暑期安全杀手”主要有摔伤(25%)、烫伤(16.7%)、锐器伤(9.1%)等,希望本报给予关注,引导监护人增强安全意识,远离危险。

  根据宜昌网友总结的“暑期安全杀手”,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摔伤:骨折可导致发育障碍

  去年暑假,宜昌城区两岁的萌萌(化名)不幸从自家四楼窗户摔下,导致头部严重受伤;今年6月,湖南长沙市某小区,母亲外出买菜,5岁女孩从阳台坠落死亡;7月,浙江杭州3岁男童从高空坠落,幸好并无生命危险……暑假期间,无力看管孩子的父母常把孩子锁在家里,孩子孤身一人在家,意外跌落时有发生。

  其实,为了预防可能的坠落意外,我国对于住宅建筑的阳台、楼梯栏杆的高度、分隔、间隙有着明确的规定,但7月24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城区多个小区,发现情况并不乐观:部分住户窗户没有安装防护栏、防盗网等防护措施,有些住户虽然安装了防护网,但栏杆老旧、间距过大,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暑期才开始,我们已接了十多名摔伤的小孩,多为七八岁的孩子。”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杰告诉记者,这个年龄阶段如果摔伤严重、发生严重骨折,有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等发育障碍。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最好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周纳新提醒说,如果不幸发生意外,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家长应首先用木板、木条等物限制小孩活动后立即送到医院;如果是开放性损伤,而且有出血,家长可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用力压住伤口,减少新的出血,切勿经常将毛巾拿开查看伤口,同时,尽快将孩子送到医院进行处理。

  烫伤:暑期烫伤40%是儿童

  张小琪(化名)今年6岁,家住猇亭区。暑假还没开始几天,她就因烫伤住进了医院。

  7月16日,记者在宜昌市中医医院烧伤科看到张小琪时,她左脸、上身全部打着绷带。“她不小心撞到了刚刚出锅的肉圆子汤,结果脸上、身上都烫伤了。”烧伤科主任唐姜南告诉记者,这种病例每年暑假都会接到很多,被洗澡水烫伤、被水瓶烫伤……儿童烫伤非常常见,几乎占所有烫伤的30%,而暑期这个值会增加到40%。

  孩子烫伤后,家长一定要做好应急处理:用冷水冲,水越冷越好,最少冲30分钟,能冲到1个小时以上最好。“冷疗能很有效的帮助控制伤情,帮助皮肤散热,即使是重度烫伤,及时冷疗,也可能不留疤。”但事实上,碰到孩子被烫伤,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脱衣服,“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唐姜南解释说,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脱衣服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表皮撕脱,这只会加重病情、加大治疗难度。

  烫伤后涂牙膏、醋、酱油……民间流传着不少治疗烫伤的小偏方,但唐姜南提醒家长,要慎用。“即使偏方有效,也只适用于小面积、轻度的烫伤,大面积、重度的烫伤还是需要专业治疗。

  锐器伤:“凶器”就藏在家里

  孩子日长夜大,活动能力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让原本看似安全的家,也变得隐患重重。“刀、剪、筷子、勺子、铅笔等都可能存在危险,家长一定要注意。”宜昌市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希洲就曾接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个3岁的小男孩在厨房玩时,好奇伸手拿刀,结果直接碰到刀口,5个手指全部划伤。

  小孩容易有逆反心理,越不让他碰的东西,有时候孩子就越想碰。“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刀、剪刀、毛衣针等尖锐锋利的危险品必须收妥,放在小孩看不见,而且够不着的地方。”张希洲说,小孩拿到后,常爱模仿大人而误伤自己,大一点的孩子喜欢疯赶打闹,也容易不小心碰到尖头的筷子、削好的铅笔等“凶器”。

  如果受伤,第一步应该压迫止血。张希洲说,家长应立即把伤口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的血液尽可能挤出,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如果有必要,还要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