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河启动“众筹”模式办水保
(马小泉)“众人拾柴火焰高”。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不能等、靠、要,也不能仅靠一个部门、一个科室、一个人,必须全员动员、主动行动、整合资源、共同发力,才能变美梦成真,才能建设成和谐、美丽的生态之居。
近年,三道河工管局以建设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推手,逐步将“山水”生态文化推广到全局,辐射到周边。
发动职工,参与水保。2015年,该局属各单位在植物引种区内认领一块区域,组织所属职工不定期的除草、剪枝、补种。这种全员参与既弥补了园区因管理经费不足造成的管理缺失,又调动了职工对水保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在水管单位内部营造了“我是水利人,水土保持舍我取谁”的氛围。如今,园区内满眼花红柳绿,游客如织。
整合投资,共建水保。三道河工管局积极向襄阳市政府、市水利局汇报,争取市财政资金85万元用于三道河水库主坝右岸山体垮方治理,即消除了水库防汛备汛隐患,又为园区建设了一处典型滑坡治理示范区,达到了双赢效果。
盘活资源,开发水保。三道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已连续进行了15年建设,已实现了“一渠清水向东流,两岸农田保丰收”。但由于先期意识不到及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成了 “望天收”的尴尬局面,清澈的渠水难掩单调的“水泥灰”,渠岸生态遭到了破坏。如何让渠道和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如何响应襄阳市委市政府“绿满襄阳行动”的号召,三道河一班人积极投身规划之中,一个打造绿色古长渠的蓝图应运而生。但仅主干渠“白起渠”长49.25公里,初略估算,栽种4排树木就要近20万棵,资金近300万元。“一个水管单位,一笔庞大的资金,如何筹积?”一次次召开“诸葛亮”会,一次次集思广益,最终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我们出土地,组织职工栽种和管理,中标方出苗木,以10年为合同期,到期后中标方可得50%苗木,剩下50%苗木继续绿化渠道。”消息一出,前来报名的苗木公司络绎不绝,最终选择了一家重诚信,有实力的公司合作。接着动员全局干部职工上阵,热火朝天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截至目前,栽种紫薇、樱花、海棠、红枫、桂花、紫玉兰、垂柳、白腊、孪树、樟树等名贵树种共计12万棵,植树单边长度近30公里,为今后发展生态长渠、旅游长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普示范,参与水保。建设水保示范园,目的是要起到“不断增强全民水保意识”的作用。如何利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游客多、流动快的优势,来开展水保知识科普教育工作一直是三道河工管局的谋划重点。在湖北省水利厅和襄阳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不断完善,于2016年3月又建成了长1.6公里“水土保持科普走廊”和长35米“水土保持文化墙”两个展示区。沿入园主干道布设了各类科普知识牌百余块,让游客在游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水土保持知识的再教育,起到了科普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