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擎起耀眼的宝鼎

24.03.2015  10:09

袁启贵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然呈裂变效应,范围越来越广、措施越来越实、能量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所有这些,皆得益于社区矫正负有得天独厚的三大支柱的支撑。

  支柱之一: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基础。当社区服刑人员放到社区中服刑时,面对的既有阳光、积极的现象,也有阴暗、消极的因素,尤其是当青春期碰到更年期时,诱发犯罪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在这种情况下,约束服刑人员的行为,掌握服刑人员的动态,适度限制服刑人员的活动空间,既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区安全,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前提和保障。

  监督管理四个字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从实践层面上看,至少应在六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情况。定期到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走访,了解、核实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到有特殊情况,可以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前来报告,说明情况。

  二是对适用禁止令的社区服刑人员,应根据禁止令的具体内容,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特点,加强调查走访,严格审核审批,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人,并根据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三是严格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的程序和时限,认真核查他们提交的外出、变更居住地的书面材料,并且要求他们一次请假时间不得超出一个月,到期仍有确需外出理由的,必须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在居住地变更上涉及到具体执行机关的变更,原居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征求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做好衔接工作。

  四是开展日常检查考核。司法所定期到社区服刑人员居住的社区、学校、单位、家庭等进行实地检查核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表现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分类管理,给予分级待遇,适用相应奖惩,以调动社区服刑人员改造的积极性。

  五是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偌大的社会空间,多元的社会结构,复杂的社会生活,倒逼着监督管理方式必须打破单兵化、固定化、格式化的模型,深入挖掘社会资源的能量,编制缜密的天网、地网,发挥基层组织,社区群众以及社区服刑人员家属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推广应用手机定位等信息技术实施监管,增强监管工作的广泛性、便捷性和实效性。

  六是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管、参与群体事件、实施犯罪、非正常死亡等情形,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突发事件防范有力,处置迅速,应对有效。通过全面落实监督管理的多项要求,促使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支柱之二:教育矫正

  在我国的刑罚执行制度中有一条基本理念,即“人是可以改造的”。

  把思想教育作为教育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重点内容。事实反复证明,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疏于思想教育,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是走上不归之路的主因。正是基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主因,社区矫正机关选择了三管齐下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是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质;二是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悔罪意识,自觉接受改造;三是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了解社会形势,知晓国家政策,合理谋求自我发展。而且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确保教育学习效果。

  把社区服务作为教育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重要手段。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组织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不是单一的惩罚,更大的预期是为了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修养社会关系,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谅解和接纳。在社区服务上,社区服刑人员每月不得少于8小时,并注重社区服务的可操作性。

  把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作为教育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科学路径。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矫正,社区矫正机关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测量和社会风险评估之后,根据其犯罪情况和个性差异,建立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落实矫正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对他们广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康复心理,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落实教育矫正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矫正的攻心治本作用,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和行为的转变,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支柱之三:帮困扶助

  帮困扶助,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刑事司法政策和刑罚执行活动。他一改古典刑事司法政策的苛刻和近现代西方刑罚执行的冰冷,赋予了刑罚执行活动的人文元素,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人权保护的最高境界,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折射了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中国公民给予的关怀和温暖。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从目前的实践层面来看,大致有如下帮困扶助方式:一是积极推动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二是积极推动把社区服刑人员纳入社会救济体系,对他们的入户、住房、低保、临时救助、社会保险、就业推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政策保障;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化工作体系,加强社会力量的整合运用,广泛动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多方面力量,发挥社会帮扶的综合优势,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协会和帮扶基金,努力形成对社区服刑人员帮扶的社会合力,增强帮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三大支柱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顺序上不存在主次,是均衡的关系;分量上不存在轻重,是协调的关系;角色上不存在错位,是融合的关系。只要全体社区矫正工作者上下同心,将士同力,就一定会实现社区矫正收得下、管得住、矫得好的目标。※(作者系省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