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坝区船舶污染防治一期工程”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5.07.2014  10:39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5日电 (吴笛 唐泽林)日前,由交通运输部规划设计院和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联合组织研发的“三峡坝区船舶污染防治一期工程”通过了中国航海协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我国内河水域溢油应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我国内河多个水域和船舶设计建造单位成功运用。

  为了保护三峡坝区水域环境,防治三峡坝区的船舶污染,建设船舶污染防治工程,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和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在2007年3月向交通运输部提交了“三峡坝区船舶污染防治一期工程”的工可研究报告,并陆续展开了该工程的主要开展系统功能建设和相关设备配置。工程根据三峡坝区水域船舶污染防治的需要,重点对三峡坝区溢油应急特点及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以船舶油污监视监测系统、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和溢油应急清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船舶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方案,2010年工程建设完成后随即投入了紧张的使用,交通运输部已于2013年对工程进行了认可验收。

  该工程首次在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处置中研究提出了综合溢油监视监测、事故应急决策支持、应急清污等内容的船舶溢油处置的系统应急理念,首次研究设计并建造了集应急设备储存、装卸、运输和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船舶溢油应急救援平台和浮式设备库,还首次集成船舶污染模拟、应急知识管理、应急辅助决策、桌面推演与电子沙盘等技术,研究开发了兼顾溢油和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的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