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校联合办学启动 双学位修文凭和人脉

26.01.2015  18:31

  1月9日,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七所高校校间联合办学签字仪式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新一轮七校联合办学也随之启动。

  从1999年,武汉地区这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们坐到一起,签订协议成立了为期7年的“七校联合办学”联盟(下称“七校联办”),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七校联办目前已经完成了两轮办学。

  重点高校间强强联手的民间办学模式,被认为是打通校门壁垒,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互补,互通有无。学生则可以实现“一张通知书读多所重点大学”。

  但也有学生认为,双学位在我国教育管理相关规定中并没有得到承认,拿到硕士文凭的含金量要比“双学位”来得实在。

  选修牛校牛专业

  竞争激烈似高考

  据了解,本轮七校联办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从1999年开始,“七校联办”至今已有15年。新一轮联合办学期间,协议内七所大学的学生到大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可在七所高校中自由的选修双学位,修满学分后,即可拿到相关学校的“双学位”。

  和前几轮一样,跨校选修双学位成为这七所大学里学生们的热门话题,报名热度依然很高。对于为什么要选修双学位,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是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小瞿在武大选修历史学,她表示社会学中很多的理论和社会调查模型,放在历史学背景中去思考,有助于自己提升对社会学专业的学习和认知。

  据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应用专业学生小张介绍,他准备选修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找工作的时候拿两个本,多少都会为自己的求职加分”。

  但由于专业成绩排名不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在该校的“录取线”,最终小张并没有如愿。“华中科技大学的各备选专业在七所高校中设有名额计划,所以学生在选修时需要出具成绩排名,从而确定最终报名成功的学生进校选修。”小张说。

  武大、华科依然是报名学生中的热门学校,记者采访了解到,两校的名牌专业报名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亚于高考。“七校中的名牌高校和名牌专业,我们建议报名的学生,他的成绩应该排在本专业前20%以上,这样成功报名的机会才会大一些。”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一名老师如是说。

  在选修学生眼里

  人脉比文凭重要

  有大学老师表示,“双学位”报名热度不减,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一种表现,“七校联办”继续延续,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这一需求。然而采访中也有老师表示,在高涨的“报修”热情下,对于需要做哪些准备,“双学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问题,学生现在更加理性。

  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张弘,去年起在武大选修了双学位,但由于准备考研,他已经不再打算修完双学位。张弘向记者列举了一份“双学位”所需要的项目清单,包括学费、周末时间、精力支配等。张弘表示,报名前要想好有没有考研或者出国的打算,如果有,就应该提前为之做好相关准备。

  对于很多大学生考虑的为求职加分的问题,武汉大学2014年毕业的学生陈涛对记者表示,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在他看来,拿到硕士学位文凭,可以“完爆”双学位。

  采访中,大部分正在选修的学生表示,好处更体现在拓展知识面、结识朋友,为将来的发展广积人脉。“我觉得选修‘双学位’挺好的,能认识更多的同学,学到本专业外的新知识,对以后肯定有好处。”一名学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