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生态菜 满载脱贫梦

07.04.2017  09:16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胡琼瑶 星星 实习生 张赛赛

“穷山恶水”曾是贫困地区的代名词,然而,一家北京企业偏偏盯准了大别山重点贫困县英山,在山水沟壑之间投资上亿元,建起了5000多亩绿色种养基地。一筐筐生态农产品从山沟里销往大城市,3万多人得以脱贫致富。

英山县神峰山庄的故事,传到了北京。上个月,“神峰模式”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案例。1日,记者走进英山,走进神峰,探寻大山深处的扶贫故事。

山沟沟的生态菜直通都市餐桌

70天的白菜、10个月的猪、120天的鸡……神峰山庄的农产品,都有个带时间的“昵称”。

按生长龄售卖,时间越长越值钱。这种颠覆传统的交易方式,是神峰山庄独有的特色。“保证生长周期,加上人工除草、物理防虫、沼液施肥等有机化管理,才能产出品质一流的健康食材。”神峰山庄“庄主”闻彬军对记者说。

近乎“苛刻”的品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去年,山庄农产品销售额高达1.7亿元,带动3万多人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3名。

神峰山庄,位于英山县孔坊乡新铺村,这里也是创始人闻彬军的老家。他在北京闯荡多年,成立了北京大医传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事业有成的闻彬军,心头一直萦绕着一个想法——自己富裕了,然而,生我养我的那座大山依然贫穷,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大别山脚下,土壤无污染,空气质量好,最适合种植高品质果蔬。深思熟虑后,2013年初,闻彬军回乡创立以神峰山庄为核心基地的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立志“将家乡的生态菜送出大山”。

神峰山庄以每亩500斤稻谷的高租赁费流转土地5000亩,涉及英山31个村、7个乡镇,还采取统一圈舍标准、统一喂养有机饲料、统一芯片跟踪、统一检验收购、统一市场营销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土猪、土鸡包销协议。

记者看到,一排排白色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四面环山的洼地或山冈上,每个基地配套一个小型猪场或鸡场,畜禽粪便转化成沼液和沼气。沼液,为蔬菜生长提供养分;沼气,为山庄的餐厅和客房提供燃气。蔬菜采摘后剩余的菜梗用作畜禽青饲料。

闻彬军介绍,“猪-沼-菜”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催生出“黑禧猪”“竹筷子”“当年味”等绿色商标,涉及产品200余种。

好产品,如何走出深闺?

闻彬军有自己的考量——上游,流转周围农户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下游,将山庄打造成游客们“试吃”的体验地,同时在北京、武汉、合肥、黄石等地开设实体店50家,为2万多名会员提供新鲜农产品。

家门口找到人生价值

来一场有尊严的脱贫

闻彬军没有想到,这一生会与“一筐菜”结缘,更没想到,会与上千名贫困户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留守妇女、青壮年,甚至七旬老人,山庄总有一个岗位为你而“留”:想打工,可应聘成为员工;想种田,可承包基地。“穷不可怕,就怕缺了脱贫的志气。”大山里长大的闻彬军,对贫穷的理解尤为深切。

周爱玲,郑家冲村贫困户,丈夫出外打工腰椎受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公婆年迈多病,一家人举债维生。2013年,周爱玲一家迎来转机,神峰山庄在家门口建基地,她家3亩土地流转给山庄,每年可获1500斤稻谷。周爱玲应聘为山庄剧团的演员,公婆在基地也找了份活干,一家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上。“以前靠救济,总觉得抬不起头,如今靠双手创造财富,我们的腰杆挺直了。”周爱玲精气神十足。

记者发现,在山庄里,讲解员、主持人、大堂经理、店长……这样的“洋气”职务司空见惯。“首先得从身份上,让贫困户找到自信。”闻彬军说,600多名员工基本从当地招聘,贫困户优先录取,通过培训,让农民成为种植能手、技术强手和营销高手。“山庄不养懒人,只要肯学肯干,公司就会给平台、给机会。”

32岁的沈小飞,金家铺镇黄林冲村人,读书少,在外打工多年,仍难以摆脱家庭的贫困。2013年听说家乡来了大企业,便应聘到山庄上班。四年间,勤奋好学的她,从服务员做到客房部经理,如今刚刚被任命为神峰山庄合肥片区负责人,年薪上十万元。一人打工,全家脱贫,去年沈小飞一家顺利“销号”。

打扮时尚的沈小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她说,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不以脱贫划句号

企业与贫困户共成长

锦旗送到山庄,贫困户称闻彬军为“恩人”。

然而,在闻彬军看来,企业扶贫,不仅是单纯的“给予”,也是“得到”的过程。

被英山人津津乐道的“神峰速度”,就是最好的印证。

73天,投资1400万元建成一期工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先秾坛大舞台、水上餐厅、5个北京四合院等,并迅速开业运营。

6个月,实现创收2380万元、纳税80万元、利润800万元。

三年半,先后完成了三期规模扩张,固定资产达到1.6亿元,形成了滚动发展良好态势。“神峰速度”的背后,是地方的大力扶持。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申报、资质认定、税收优惠上政府给予特殊支持,交通、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齐心协力,推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闻彬军感叹,企业参与扶贫,实现了双向受益——既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也扩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三年多来,除了自建基地以外,神峰山庄与17个村达成合作,实行标准化生产,以高于市场价20%-30%的价格收购。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发展大城市会员,抢占中高端消费份额。闻彬军告诉记者,今年准备再增加20个基地,向英山周边的罗田、麻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