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火”照亮农村未来:一位非典型村支书的探索

23.10.2014  10:57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 通讯员李定建 周培章 周群 新闻研修班学员艳新)企业家的悄然转身,贫困村的华丽蜕变,在郑雄看来只是表象。

  这位非典型的村支部书记,抛下生意,远离繁华,回到家乡,希望在思考与实践中找出一条可以被借鉴的新农村之路。

  一笔“”:至少再干20年

  记者:企业家回报桑梓,多捐钱修路、助学扶弱、投资兴业等,您为什么选择回村做官?

  郑雄:出钱改变村里一时面貌好做,但把一个散乱村带上持续发展之路并非易事。我尝试当一只“领头雁”。

  金秋的钟祥县胡集镇湖山村,入眼的是白墙青瓦、平坦水泥路,还有现代化的村政务中心、宽敞的农民活动广场。

  而3年前,这里村穷民困,地荒、路烂、债多、心散。

  改变,源于郑雄。

  当时的郑雄,是钟祥3家民营医院、一家磷矿企业的老板,固定资产近亿元。2011年,49岁的他想享享清闲,便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到香港与女儿一家相聚。半年时间,郑雄周游60多个国家。

  闲是闲了,但郑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人生难得几回搏,虽然已年近半百,但至少还可打拼20年,于是决定回老家,为乡亲们做点事。

  “我不领工资、不在村里办个人企业、不要财政支持,只想扎实做点事。”郑雄向钟祥市委“请命”。2011年11月,他参加选举,当选湖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老板当村官,非议不少。有人说,郑雄不过“给人一勺醋,提走一筐蟹”,回村圈地赚钱;也有人说,郑雄钱赚够了,想作秀留名。

  郑雄并不解释。他带着司机,历时3个月,走访全国17个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发现这些村大多有特殊资源、特别支持,很难效仿,他希望在湖山村闯出一条可以被借鉴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两个“插曲”:吓出一身冷汗

  记者: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里,马向阳一心想在大槐树村做点事,还是出过洋相,犯过迷糊,您呢?

  郑雄: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我的观点是做错了就吸取教训,但不做事是永远的错。

  湖山村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无办公场所,无特色经济,无集体收入。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没有一米水泥路,没有自来水,好几个组的供电量连饭都煮不熟。10年时间,换了3个村支书。

  收拾“烂摊子”,治村心切的郑雄没少动脑筋,也没少吓出冷汗。

  为了增加集体收入,郑雄首先想到的是注册公司。很快,一家以集体经济为背景的山湖农业公司注册成立,经营农药、种子等,法人代表为郑雄。

  在他的张罗下,公司生意不错,可村里同做农资生意的村民很不满:“瞧,郑雄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村办企业他当家,赚的钱还不由他说了算!”村民的冷嘲热讽提醒了郑雄,不该断了他们的财路,迅速将经营仅一个月的公司注销。

  还有一桩事,至今让郑雄有些后怕。为了鼓励村民加强自身修养,村里开展“最差村民”评选。农村人好面子,村委会就把评选结果寄给“最差村民”在外打工、上学的亲人。有位年长村民被评后,在武汉的儿子收到信,回家后当着众人给了父亲一记耳光,嫌老人给晚辈丢了脸。

  “万一这位村民想不开,寻了短见,我岂不是酿成大祸?”郑雄当即终止了“最差村民”评选。

  三把“”:照亮湖山未来

  记者:因为您是企业家,所以有底气不拿村里一分钱,还贴钱做事,这种身份一开始就决定了特殊性,又怎么可供复制?

  郑雄:我上任后也是从零开始,个人认为至少有3件事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是应该开展的。

  第一件事是“三资”清理。长期以来,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是笔糊涂账,盘不清、理不顺。湖山村也不例外,村里大量土地、堰塘被少数人侵占,象征性出个百十元,承包几十年,承包款还不知去向。

  郑雄有个姑老表,多年占集体8亩多土地,对清理很抵触。让干部上门做工作,不行;郑雄两次登门,不理;最后只好抬着80多岁的老父亲出面。看在老人份上,姑老表终于点了头。村干部李先春,2008年承包两口堰塘,10年承包费500元,看到郑雄动了真格,主动交出堰塘。

  截至目前,湖山村共清收集体资金27万元、土地500亩、山林50亩、堰塘120口、鱼池200亩,还通过土地置换、企业化运作,新增集体收入900多万元。

  第二件事是“打基础”。投资200万元新修通组水泥路,投资30万元开通自来水、网络及有线电视,投资120万元改造升级电网,投资500万元修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湖山农民广场、科研培训中心。所有这些建设,没向财政伸过手,没向村民收过钱,没有增加集体任何债务,村民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第三件事是“强造血”。为了发展产业,郑雄充分调动生意场上的资源,引进高效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大小企业15家,还开工建设液化气站、幼儿园两个民生项目。张改玲、张焕玲姐妹扔下安徽经营20多年的医药生意,到湖山改行养羊。

  过去,全村700多名适龄劳动人口中,60%出门打工,如今家门口就业成了更好的选择,在外打工农民只有30%。有了企业撑腰,湖山村村集体常态年收入50万元。

  干到如今,郑雄兑现了最初的承诺,“上不要一片瓦,下不占一寸地”,彻底消除了人们的疑惑。但是,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新农村建设中,搁置了不少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想试着解答,哪怕再用10年、20年……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