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所幼儿园诞生在湖北 起初不为人接受

01.06.2016  22:42

  六一儿童节,空气里都是欢乐的味道。泛黄的档案照片里,也有不少稚嫩孩童的脸,时过境迁,他们早已成为长辈。他们怎么过儿童节的?儿童节是如何变迁的?

  清朝末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大力倡办新式教育,各类近代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1903年9月,湖北巡抚端方在这股兴学之风的影响下,在武昌阅马场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湖北,也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

  幼儿园的全套办园方法都是仿学日本,连“幼稚园”这个名称都是直接移植过来,还特地聘请了三名日本女师范生担任保育员。

  幼儿园落成后,端方贴出告示,招收4至6岁幼儿入园。这是个新生事物,人们难以接受,一般人家宁愿送子女入蒙学馆,也不进幼儿园。但是,幼儿园免收学费,服装、图书、用品等均属官备。所以,最初入园的多为家境贫寒、上不起蒙学馆的穷家子弟。

  为发展幼儿教育,湖北幼稚园还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岁至35岁的女子学习幼儿师范课程。这所女子学堂也是我国最早的幼师学校。由于被封建传统习俗所不容,1904年元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将幼儿园定名为“蒙养院”,明文禁止在蒙养院办女子学堂,说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

  女子学堂停办后,1904年,湖北幼稚园又增设了一所小学堂。辛亥革命后,这所小学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变次为主,培育出一批精英。1938年武汉沦陷,学校被迫停办。原址现为武汉市幼师附属幼儿园。

  我国儿童节曾在4月4日

  我国设立儿童节在20世纪30年代初,比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确定6月1日国际儿童节的时间要早。

  1931年3月,“中华慈幼协会”提出将4月4日设为儿童节,国民政府教育部门予以采纳。

  为什么是4月4日?蔡元培解释:一是气候论,“盖以时期正值春令,且届植树节,以气候论,南北相同”。二是含义论,“第一个‘四’,即食、衣、住、行。第二个‘四’,即智、体、德、美四育。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前夕,省政府及所属机关迁往恩施。从档案看出,即便在硝烟中,政府始终坚持在4月4日举办儿童节纪念大会。物资贫乏,省政府号召民众和政府部门捐赠,将捐赠物品作为奖品奖励给优秀儿童。

  在中共领导的解放区,也以4月4日作为儿童节。1942年儿童节,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

  建国后,新中国将儿童节改在了6月1日,废除了原来的“四·四”儿童节。此后,儿童成为“祖国的花朵”“共产主义接班人”。

  为救助难童

  邓颖超在汉倡导成立儿童保育会

  战争造成大量孩子流离失所。中国抗日战争一开始,各方有识之士纷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1937年末,周恩来与邓颖超一起来到武汉,邓颖超任中共长江局委员及妇女组组长。1938年1月24日,汉口女青年会召开儿童保育会筹备会,邓颖超出席会议并担任筹委会常务理事。

  1938年3月10日,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圣罗以女子中学(现武汉市第二十中学)成立。出于推动国共合作的需要,邓颖超请宋美龄担任保育会领导。宋美龄以将儿童保育会纳入她领导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条件,接受了邀请。

  战时儿童保育会是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产物,宋美龄、李德全(冯玉祥夫人)任正副理事长。邓颖超担任常务理事,积极组织参与难童救助教养工作。

  保育会一成立就开始登记难民儿童。由于难童非常多,保育会与汉口市当局多次洽谈,后借用同仁医院的天主堂房屋为收容所。保育会还派出抢救小队,冒着炮火赴战区救助难童。除收容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儿童外,保育会也收养难民无力抚养的子女。至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前,战时儿童保育会共抢救运送28批、总计1.5万余名儿童到四川。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