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应去“节日化”
19.02.2016 18:43
本文来源: Hb.Xinhuanet.Com
闵任之
似乎每年春节前后,“空巢老人”问题都会定期地成为社会议题。面对社会舆论的活跃,媒体层出不穷的报道,家庭、社会、政府都陷入对“空巢老人”无微不至的“节日化”的关爱。但当春节的喧嚣日趋平静,海量的信息更新覆盖掉原有的热点,社会焦点的“聚光灯”迅速转移,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的热度如同对“快餐文化”般平息,原有的诸多问题仍然遗留,等待着来年春节继续被探讨。
在春节关爱“空巢老人”无可厚非。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意味着团圆和欢聚。节前我们担心“空巢老人”的子女不能回家让他们“节”无所依,节后我们又忧虑随着子女的离家返工,这短暂的团圆将苦涩和孤独衬托得更加漫长,会让他们在短期里无所适从。
但是,对这些老人来讲,过日子不只是过节而已,仅仅在对“空巢老人”进行“节日化”的关爱是远远不够的。在与子女分开的大部分日子里,他们或许无人照料、生活不易,或许精神寂寞、郁郁寡欢,或许疾病困扰、就医困难……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1000万左右。相关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既然“空巢老人”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着力点”也应“常态化”。用心用情是前提、践之以行是关键,家庭、社会和政府都必须各负其责、各尽其力。
在日常生活中,在外的子女多给在家的老人打打电话,回家看看。社会多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引导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亲情帮扶。政府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鼓励家庭养老。唯有持之以恒,才能避免流于形式的“节日化”、“碎片化”的爱心。
(责任编辑:连迅)
本文来源: Hb.Xinhuanet.Com
19.02.2016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