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专家为学校文化建设“问诊把脉”

15.04.2016  10:43

      4月12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刘在洲主持召开大学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论证会。全国著名文化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畅,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万美容教授以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我校马克思学院张建林教授应邀到会,为学校文化建设“问诊把脉开方”,并就学校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详细指导。校党委常委张文凯出席会议。发规处、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基建处负责人,“十二五”校园文化十大品牌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党委宣传部部长高建勋从起草原则、起草经过、规划内容三个方面对《武汉纺织大学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审议稿)》(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和介绍。
      认真听取了《规划》介绍后,四位与会专家对我校“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优势、特色以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十三五”期间文化建设以及《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江畅以“六个进一步”对《规划》完善进行了指导。他表示,近年武汉纺织大学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机遇。完善《规划》需从六个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一是目标要进一步明确;二是重点要进一步突出;三是新意要进一步呈现;四是优势要进一步凸显;五是特色要进一步彰显;六是亮点要进一步集中放大。
      别敦荣以“五个注重”对《规划》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整个规划体现了:学校注重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特色凝炼、注重文化品牌建设、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注重将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目标相统一。他建议,《规划》制定要深入挖掘“崇真尚美”的科学内涵;要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传统,讲好纺大故事;要在《规划》中反映和体现创业精神及其文化培育。
      万美容针对“品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结合近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实例,指出要处理好文化品牌与学校主要工作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真正能称之为“品牌”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有灵魂、有内涵、有个性特色、有影响、有故事。品牌建设之路漫长,要注意进一步凝练、总结;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要进一步丰富内涵、创新载体;要进一步彰显、扩大品牌影响力。
      张建林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期待。他认为,“十三五”期间的文化建设应该着力强化五个方面:一要弘扬学校从严治教、工科务实、崇尚学术、艺术创意等传统文化;二要加强建设面向需求的特色办学文化;三要对已经取得的校园文化成果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和固化;四要争取地方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支持;五要建设“走廊”文化,展示学生创新作品,营造创新培养的文化氛围。
      四位专家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发展规划处处长方国平,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金艳,纺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红鑫,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莎莎分别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及其负责的工作,畅谈了自己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看法及困惑。专家们针对大家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与指导。不少与会人员表示,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张文凯对专家们百忙之中的精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把专家们的宝贵意见认真落实到《规划》的修改和实践中,进一步凝练《规划》的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进一步彰显特色,进一步夯实举措,不辜负各位专家对纺大文化建设的期望和期待。
      刘在洲在总结讲话中用“感谢”“钦佩”“启发”“价值”“期待”五个关键词表达了对此次论证会的感受。他感谢专家们对学校建设发展以及《规划》起草的关心和帮助,对专家们看问题的精准到位、切中要害,表示十分钦佩。他认为,专家们的意见建议针对性、指导性强,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理清了思路,让大家深受启发,十分有价值,并期待专家们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

      专家简介:
      江畅 ,哲学博士,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会长,全国著名文化专家。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哲学学科带头人,伦理学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牵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所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已出版专著译著2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6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西方德性伦理思想研究”。

      别敦荣 ,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担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兼任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曾先后赴法国、美国、加拿大、挪威、日本、奥地利、台湾、香港讲学和访问。
      长期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中美大学学术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现代大学及其图新--纽曼遗产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 》(译著)、《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译著)、《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译著)等。

      万美容 ,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大学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现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研究工程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东北师大)专家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发展与思想道德教育等。代表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入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30本标志性著作。

      张建林 ,教育学博士、教授,第一届、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特邀专家,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由此到过全国100来所高校、中学、教育厅(教委)调研、考察,并负责起草了报国家高层的调研报告近30份。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障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原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在《光明日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家“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等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