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30余市民参加港澳游购物团被要求买买买

23.10.2015  10:55

  19日,一名黑龙江游客参加香港游购物团,在香港一珠宝店内被要求消费时因嫌贵不买,被群殴致死。

  就在此前一天,30余位宜昌市民也参加完类似观光购物团赴港澳旅游回宜,所有人的吃、住、行全部免费,但却被多次要求购物消费。目前,几位参团市民已报警并向市旅游局投诉。宜昌一家知名旅行社提醒称,天上不会掉馅饼,市民外出旅游应选择正规旅行社理性参团,以免财产、安全蒙受损失。

  市民:不购物导游不让离开

  宜昌城区的张女士,因平日里喜好跳舞,结交了不少朋友,毛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10月初,毛女士声称可以组织大家前往香港、澳门等地旅游散散心,且旅游过程中吃住行全免费,动了心的张女士便答应了下来。

  10月11日上午,30余位宜昌市民在毛女士的组织下在绿萝路集合后乘坐客车从宜昌出发,在武汉转乘火车到深圳后进入香港。在观光游玩了公园等地后,众人被带至香港的一处商场,然后被一名导游告知要在商场的珠宝店里购买珠宝消费。

  “变相的强制性消费。”张女士说,起初有团员不愿意购买,可导游却声称不买珠宝就不能离开商场,在折腾了几个小时后,大家无奈之下只好购买一些珠宝或小饰品,这才得以离开商场。

  同样的参观消费此后几天又出现了多次,大家先后被带至一些商场或店铺参观,然后被要求购买电器、化妆品甚至是巧克力。在珠海带至当地一家工厂要求购买工厂生产的蚕丝被。“不少人不愿意购买而和导游形成了僵持,最后有几个人掏钱买了被子大家才得以离开工厂,4套被子就8000多元。

  18日晚,张女士等人终于返回宜昌。她算了一笔账:虽然旅游中的吃住行全都免费,但在多次被要求购物的消费却不是小数目,“每个人都买了不少东西,花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我花了7000多元。

  召集人:不让离开是出于安全考虑

  回到宜昌后,张女士等人认为受到了欺骗,向西陵派出所报警并向市旅游局投诉。

  张女士介绍,毛女士开始声称可以不用购物,出去就是纯玩,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多次被强制性购物消费,感觉像被绑架一样。而且不少人也没有看到任何旅游相关协议,甚至连是否购买保险都不知道,“万一出现点意外怎么办?

  虽然张女士认为这趟全部免费的旅游是欺骗,但却也有人觉得划得来。

  一名也参与了这次旅游的市民说,在港澳等地玩了这么多天,吃住行的开销也不少,“出门旅游买些东西也很正常,只要价格和所买的物品不是太离谱,也可以接受,哪里会有免费的午餐呢?

  “我也是一片好心,想带着大家出门转转。”联系组织此次旅游的毛女士表示,这次旅游名为观光购物团,是深圳的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成员的吃住行等费用都是该旅行社联系承担的,旅行社还安排了导游陪同,“虽然在参观商场等地时有买东西等消费行为,但导游没有强制性消费,也没有对消费金额进行限制。

  对于在商场等几个地方不消费就不能离开的情况,毛女士解释说,“导游不准成员离开是因为按照旅游参观行程才拒绝的,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记者随后和组织此次旅游的深圳这家旅行社取得了联系,对方声称这类观光购物团已进行了几年,但是否存在强制性消费以及具体运营和消费模式等详情不便透露。

  旅行社:购物团多异地操作逃避监管

  “业内并没有观光购物团这一说法。”宜昌市一家知名的国家5A级宜昌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若想组团外出旅游,在正规旅行社报名后,旅行社会提前对整个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并会对参团成员提前告知,旅游途中不会出现强制性购物和宰客行为。此外,旅行社还会为成员购买旅游意外保险,这样一旦出现意外也会有保障。

  一名入行多年的导游王先生介绍,一些小旅行社为了吸引市民加入,往往会靠低价组团甚至是免费组团来吸引消费者,这些小旅行社和一些商家私下里都有联系和合作,一旦市民入团,就会被带至这些商家变相地强制性购买物品进行消费,所购买的物品往往高于市场价格甚至是以次充好的假货,商家随后从消费者所消费的金额中给旅行社提成,旅行社以此来填补亏空并盈利。

  王先生称,一些小旅行社通过网络宣传营销来吸引市民入团,很多都是异地操作以此来逃避旅游部门监管,这类旅行社往往只有几个人,一旦出现意外往往就人去楼空,让上当受骗的市民很难维权。

  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观光购物团后,看到有大量各类小旅行社的广告宣传,价格低得离谱甚至免费旅游的口号也随处可见。记者联系到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旅行社,对方表示前往香港三天二夜游仅需380元,但行程安排全部是参观商场或各类珠宝店等店铺,“买东西是肯定要买的,不然旅行社就要亏本了。

  对此,宜昌市这家国家5A级旅行社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在选择旅游线路产品时一定不要贪图低价产品,应提前对旅行社提供的旅游线路产品所包含的交通、住宿、餐饮服务、景区等费用标准与当地物价进行大致评估,凡低于评估值的旅游产品建议不要参加,因为低价游甚至是免费游有可能出现降低吃住标准、擅自改变行程、增加购物点、延长购物时间、强迫消费等。

  本报记者 黄强

  (文中人物均为化姓)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