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农民单枪匹马造“潜艇” 只为到水下看看

20.08.2014  13:04

  丹江口牛河农民谭勇一直有个梦想,自己动手做一艘“潜艇”,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到丹江口的水下去看看。这个想法直到今年2月才付诸行动。只有初中文化,且不懂专业知识的他,凭着一股子劲儿,花5个月时间打造了一艘2000多斤重的“潜艇”。尽管首次试航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能阻碍他对梦想的执著。

  日前,谭勇在朋友及邻居的帮助下将自制的“潜艇”拖到水里进行首次试航。只有初中文化的丹江口市农民谭勇一直有个梦想:自己动手造一艘潜艇。今年2月,他付诸行动,花费5个月时间打造了一艘2000多斤重的“潜艇”。尽管首次试航以失败告终,但他并不气馁,决定继续努力,把潜艇造出来。 图/记者 张建波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章新俊 实习生 郑涛 甘恬美子 图/记者 张建波

   首次潜水试验愣是没沉下去

  8月15日9时30分,在丹江口牛河林区千岛画廊女儿湖,谭勇设计的“潜艇”终于被5个人用力地推向水边。随后,在螺旋桨动力的牵引下,这个看似“飞机”的铁家伙缓缓驶入湖中央。现场,十几位村民瞪大眼睛直视着远方,等待见证振奋人心的时刻。

  就在一个小时前,一辆四轮车拉着放有“潜艇”的拖车,从村民谭勇家到进行试验的这片水域,“山路路面不太好,加上又有不少弯路,七八公里的山路,我们花了1个小时。运输途中我格外小心,生怕把零件弄坏了。

  从制作到下水,谭勇觉得首次试验意义重大,为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还有村民在现场燃放了鞭炮。

  哪知道“潜艇”到了湖中央后,尽管谭勇熟练地操作了驾驶室里的各种设备,但“潜艇”很不配合,在水中来回打转,一直没有下潜。

  “估计这个‘潜艇’本身的重量不够。”10时10分,他招呼了几个胆大又会水的人爬上“飞机”机翼,希望把“潜艇”压到水下,结果未能如愿。

  见无法下潜,10时14分,“潜艇”被拖到水边,村民放了一些沙袋,再次驶入深水区域,可它可还是稳稳地浮在水面来回打转。

  人群中,有人热讽:“‘潜艇’?感觉当轮船还差不多!”也有人哈哈大笑:“我看这是水上飞机嘛!叫个啥子‘潜艇’!

  10时27分,“潜艇”被拖到岸上,首次下潜宣告失败,围观村民败兴而归。

  谭勇有些失落,拍了拍“潜艇”没有吱声。后来,“潜艇”又被拉回到家中。

   仅有初中文化

   单枪匹马造“潜艇

  昨日上午,在丹江口牛河林区李家山村,记者见到44岁的村民谭勇和他发明的“潜艇”。

  谭勇自称,给“潜艇”取名为“喜洋洋号”,“丹江口喜洋洋婚庆礼仪公司给予了一定赞助。”“飞机”在烈日炙烤下,用手摸着滚烫,敲打外壳则咣咣作响。

  记者看到,“喜洋洋”“潜艇”用钢板包围焊接而成,这个“厚实”的大家伙两侧有双翼,尾部竖起“狰狞”的尖鳍,银灰色的艇身。“飞机”的机翼上有两颗红色的星星,上半身则被刷成黄色,“我们做试验有一定风险,涂成黄色更容易被肉眼看到。”赞助公司的老总温洋向记者说道。

  一个农民却想着造“潜艇”,不仅他老婆不支持,村民对此也嗤之以鼻。

  “今年刚刚开始做的时候,每天都有人来围观,有人说我是疯子,说我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不过,谭勇却不以为然,“人到60岁以后,就算是有梦想也是有心无力,难以实现。我现在44岁,还有充足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梦想就该行动起来,值!

  “老婆总说,我造的东西,不能吃又不能喝,更重要的是造东西还要花钱,做了有啥用?”不过,执拗的谭勇还是没有听老婆的劝。

  由于对水下世界充满好奇,凭着满腔热情,初中文化的谭勇拿出他们家一年的纯收入两万元,单枪匹马开始造“潜艇”。谭勇昨日告诉记者:“试航没有成功,这让我觉得有点没面子,按说是可以下潜的,不知道为什么潜不下去。不过,这次失败为我下次试航积累了经验。

   他的“潜艇”像飞机

  提到制作初衷,打小就喜欢搞发明的谭勇说:“我特别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我爱发明》节目,觉得很多农民发明的玩意挺实用,自己就梦想搞一个发明。

  实际上,他小时候就想造一艘“潜艇”,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

  今年2月中旬,谭勇花了整整5天时间,制作了一件长约2米、宽约0.5米的飞机形状的木质“潜艇”模型,用三轮车将其拉到距家3公里外的一处水库试验,“两个人站在水库两边,用绳子牵引‘潜艇’模型,由于‘潜艇’双翼倾斜了一定角度,是可以活动的,往前拉的时候,机翼受到水的压力下沉,向后拉的时候,机翼产生浮力上升。

  由于“潜艇”模型是木质的,重力不够,他往里面装了七八十斤石头,“当时潜水试验非常成功,我主要是想证明一下这个潜水原理能不能行,结果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说到这里,谭勇显得非常自豪。

  但后来,朋友听了谭勇的介绍后,觉得这种下潜方式比较费动力,不仅不利于航行,而且不易控制。朋友向他讲解了潜艇的工作原理:“通过吸水进舱,增加自重下潜,然后把水排出,增加浮力上升。”谭勇听后,便根据朋友所说的理论着手修改,增加了进水舱的容积。

  “不明底细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架‘飞机’,‘潜艇’怎么还有机翼?”谭勇笑着解释道,“我觉得飞机的原理和这个类似,我的想法是通过两边机翼下面的推进器产生动力,两边推进器同时正转可以前进,同时反转可以后退,同时可以增加艇身平衡。

   在“喜洋洋”身上花了5个月

  从买材料到开始做,到最终试验,他在“喜洋洋”身上共花了5个月时间。

  在他们房子一旁,一块五六十平方米的养鸡场便是他的工作室。记者看到,氧焊、滑轮等各种设备都被零乱扔在地面上,有些零部件是他托朋友从网上订购的。

  “从2月下旬到5月下旬的3个月时间里,我的精力全部耗在造‘潜艇’上,之后又断断续续地搞了两个月。”没有图纸,加上对专业知识不了解,谭勇每次想到哪就做到哪,“早上六七点就开始搞,最晚的时候做到凌晨2点多。我上厕所时,还在想着‘潜艇’两个机翼可以确保平衡,就跟人的两只腿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一样,最近又在改良机翼。

  他介绍,仅1.25米长、6米宽的大铁皮就买了4块,1米长、2米宽的铁皮也买了8块,“这些铁皮花了我近4000块钱,两个电机花了一共3000元,4个电瓶花了2000块钱,这些最花钱。

  整个工程远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很多,“比如舱门顶部的盖子,弄不好会漏水,这个东西都做了一个礼拜,不能用氧焊,否则容易变形,容易出现裂缝,我只好用齿轮慢慢打磨。”他发现透光,又用两层胶皮反复试验。即便如此,他觉得最难的并不是外表,而是内部设备的安装。

  “喜洋洋”身上的设备加起来有2000斤重,各类零件更是不计其数。从他们家到丹土一级公路有很长一段通村道路很差,“有时候发现缺啥东西,我就赶紧骑摩托车过去买。光是买材料,来回往丹江口城区跑了不下数百趟。

   失败了但不会放弃梦想

  据了解,“潜艇”的翅膀长1.3米,高1.4米,长5米,机舱能坐两个人。记者进入他的机舱发现,压力表、排水系统等各种设备齐全,“潜艇”还真做得有模有样。

  “潜艇靠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下潜和上浮。当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注水,使它重量增加超过排水量,潜艇就下潜。原理虽简单,但他面临的难题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温洋说。

  “以后多试验几次,相信一定能成功。”他还说,“丹江口全力打造旅游项目,水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大家都对水下的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我希望‘潜艇’造成功之后,能带着大家看看水下世界。

  昨日,记者与竹溪籍国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陈云赛取得联系,得知丹江口农民造“潜艇”,他对如此大胆举动很吃惊,同时也有些担忧:“造潜艇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陈云赛告诉记者,他将给予谭勇一些帮助。

  “搞‘潜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谭勇做试验的时候,我担心出意外,还专门找了根绳子,系在‘潜艇’底下。”温洋说,“每个人都有梦想,他的自信和执著感染了我。”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