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是如何变味的
王传涛
国家旅游局近日撤销了两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3家5A级景区。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景区评级从指标打分到专家名单,都有一定操作空间,形成了“活动、公关”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关团队,甚至明码标价。(8月8日《京华时报》)
对于5A级景区被撤销,公众关注的热点,从景区自身服务质量,慢慢转移到了5A景区的评价过程。和其他许多认证、评比一样,5A景区的评选也被曝光出了种种问题。一些4A景区没法看,一些5A景区名不副实,与不少旅游达人的切身感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景区争相“升A”,5A景区俨然已是遍地开花、层出不穷。
想方设法升5A的现象,反映了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心态。现在,媒体仅仅是曝光了模式化的公关链条以及可操作空间,可以想象的还包括景区在级别评价过程中的造假与舞弊,部分在旅游系统落马的官员亦佐证了这一假设——个别旅游局的主要领导,正是为景区级别评选“提供帮助”,从而收受贿赂达数百万元。
近些年以来,大量以权力为主导的认证、评比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驰名商标、免检产品、中国名牌、著名商标……现在曾经能够影响市场供求的种种“头衔”都被砍去,是政府把市场的主动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广大公众。在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的当下,一些存有灰色地带的认证与评比,应该予以取消或取缔。一方面,这是在减少权力腐败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让市场规律起到更为科学的作用。
站在旅游市场层面讲,景区的好与坏从来都是千人千面。每一名游客,对于景区服务质量、景色,才最有发言权,政府机关评定景区级别,是代替消费者进行审美和评价,导致一些5A景区重表轻里。哪个景区景色好、服务好、值得去,各旅游网站、旅游论坛也有很多客观真实的反映,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从这个角度讲,旅游主管部门也没有必要去搞景区级别的评定与划分,或是整个过程能够在确保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交付给更加独立的社会机构来进行评价。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