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湖北GDP同比增长8.5% 增速居全国第七
昨日,省统计局联合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发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87.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七位,较去年同期上升两位。
其中,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21.8亿元,增长2.5%;一产业增加值415.95亿元,增长2.3%;二产业增加值2827.03亿元,增长8.4%;三产业增加值2244.95亿元,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9%,居全国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4%,增幅仍居全国第九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乡村消费依然快于城镇市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2元,同比增长10.3%,跑赢GDP1.8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吴中志表示,今年以来,受国内外需求增长放缓、经济运行环境严峻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湖北经济运行表现出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正常区间,总体呈现“缓中有稳,缓中有优,缓中有新”。
有效投资发力稳增长
——首季经济形势述评(上)
湖北日报讯 记者 甘勇 通讯员 胡兴
昨日,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地,施工机械的轰鸣,盖过了飞机起飞的呼啸。“15日,新塔台冲出了地面,预计年底封顶,明年5月可以投入运行。”中建钢构钢结构项目经理朱小兵说,工地上几千名工人日夜施工,工程整体进展顺利。
天河机场三期、上海通用二期、阳逻港三期……一系列重大工程,一项项有效投资,力顶经济下行压力,夯实荆楚发展大底盘。
压力之下,“第一引擎”发力
乍暖还寒的春天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经济下行压力大于去年,企业经营困难大于去年。工业、财政、物价等主要指标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增幅为8年来最低点。
迎战压力,湖北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全省农业、消费、物价、就业、居民收入持续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领先”的态势,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特别是电商发展提速。
稳中有进动力何在?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在投资,在项目。
开年之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项目规划工作汇报会议,谋划项目、推进项目、落实项目,形成新高潮。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35.5亿元,同比增长18.9%。
对现阶段的湖北来说,投资贡献率65%左右,仍是“第一引擎”。应对下行压力,投资仍是最直接、最有力、最见效的抓手。
量质并举,有效投资优结构
谋划项目,海阔天空想,科学精心选。投资量质并举,有了量更要求好、求优,好中选优。
今年,我省确定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94个。一季度,全省已开工建设222个,开工率75.5%,超去年同期近10个百分点;完成投资391.7亿元。
这些投资,投到了哪里?
投到了先进制造业。一季度,全省先进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121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23.5%,高于全省平均进度4.6个百分点。上海通用武汉基地乘用车二期、三环集团襄轴工业园等汽车、电子行业项目投资进度加快。
投到了现代服务业。一季度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81.8亿元,中国移动湖北襄阳创新基地、宜昌中央商务区等项目、鄂州唯品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黄冈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建设提速。
投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季度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7.2亿元,武汉四环线、谷竹高速、武汉地铁、江汉六桥等,一批惠及民生的路桥及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推进。
省发改委介绍,一季度投资主要流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高科技和生态建设等项目,传统的钢铁、水泥等投资比例逐步降低。
破解瓶颈,深化改革推动投资
17日,省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在汉举行。59个重点项目,获得441.5亿元贷款,涉及基础设施、高科技、文化旅游、农业、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
扩投资、稳增长,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抓住投融资机制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实体经济送来“及时雨”。向上争资,确保争取中央投资的力度和份额“两个不减”。招商引资,敢于担当,争取更好成效。市场融资,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资本”的融资机制。公私合资,PPP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化投资,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大过剩产能。
紧紧抓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项目早落地、快见效。省委、省政府重点抓好天河机场三期、武西客专汉十段、鄂北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645”深水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一系列投资额大、带动性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紧紧抓住审批和核准制度改革这个根本动力,推动投资进一步便利化、高效率。《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湖北省2015年本)》已经发布,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放宽;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已经上线,今年将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扩投资、促项目、稳增长,新常态下,荆楚经济稳步向前。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