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抗击“2016·07大暴雨”纪实
(仙桃市水务局)这是一段注定铭刻进仙桃历史的时间: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仙桃连续遭受多轮特大暴雨袭击。
这是一幅将长久融入人们记忆的画面:秀美水乡,葱郁大地,平地起水,一片汪洋;大堤民垸,四处告急。
面对历史罕见的大暴雨,系仙桃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从容应对,一线指挥;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奋起抗灾,在2016年之夏,谱写出一曲抗洪排涝保家园的惊天壮歌……
使命与担当:指挥部的不眠之夜
7月10日。仙桃市防汛指挥部。又一个不眠之夜。
来不及冲洗脚下的泥土,市委书记冯云乔再次与市防指会商,调度全市排水布局,调整陈场、剅河闸站运行方案,尽快让大片农作物从洪水里冒出头来。
这天下午,冯云乔现场察看了陈场、剅河的灾情和郭兴口闸高位运行的情况。
这是冯云乔主持召开的第二十次防汛会商会。
会议刚结束,一道道新指令火速发往全市6大排区、泵站……
市长周文霞在每天的会商会后,都要驱车几百公里,数次前往受灾严重的沙湖、西流河、杨林尾等地,察看灾情,现场指挥防汛抗灾。她强调,洪水猛于虎,各地各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坚持抗灾与救灾同步,妥善安置群众;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下决心根治灾害易发区域的洪涝问题。
市防指的不眠之夜,映照出公仆们的责任情怀与使命担当……
雨,瓢泼桶倒;天,好似破了窟窿。
6月30日,今年第四轮强降雨袭击仙桃,一周累计降雨538.4毫米,创历史记录;特别是7月5日16时至7月6日16时,降雨236.6毫米,再创历史记录。
一夜之间,全市180万亩农作物受灾,29万亩鱼池漫溢,倒塌房屋129户、249间,106万人受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天”都要塌了!
谁来顶起老百姓的“天”?
自6月30日开始,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防汛排涝救灾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部署防汛抗灾工作,将全市划分为六大战区,分区作战,联动防汛排涝。
市委书记冯云乔、市长周文霞要求“全市动员、全域联动、全力抢排、全线排查、全面履职”,坚定不移保大堤、保大垸、保大局、降风险,坚决打赢防汛排涝救灾攻坚战,夺取防汛排涝救灾全面胜利。
有一种力量,在面对天灾威胁时让人变得格外坚强;有一种红色,在危难关头尽显中流砥柱本色。
这些天,市委书记冯云乔、市长周文霞日夜奔走在抗灾第一线,把全市镇办场园跑了一遍又一遍,难事在基层解决,重大调度方案在一线酝酿、拍板;
这些天,市政协主席周谊群驻守排湖,驰援沙湖,成了防汛抗灾的“参谋长”和“应急队长”;
这些天,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军娥“沉”到农村联系点,与干部群众并肩战斗;
这些天,市委副书记李启斌坐镇市防指,具体指挥调度全市防汛排涝抗灾工作;
这些天,市“四大家”领导吴晓军、严启方、郑章均、江登斌、刘玲霞、刘景岗、程翼翔、肖俊、丁克勤、曾伟昕、段少斌、肖志刚、郑伟、张德萍、赵映春、袁全汉、胡水清、秦建国等,全员上阵,分片包保,靠前指挥,坚守险段和重灾区。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彰显着一心为民的初心,也奏响了“干在实处”的最强音。
沙湖排区:科学调度众志成城
入汛以来,设立在沙湖泵站的沙湖排区防汛指挥部,夜晚几乎没有熄过灯。
7月2日,按照市防指的部署,副市长李少云担任沙湖排区指挥长,冒雨赶到指挥部,坐镇一线。
沙湖排区包括龙华山、沙嘴、彭场、西流河、沙湖等“两办”三镇,流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入梅以来,四次强暴雨袭击,这一片成了“重灾区”。其中,西流河镇累计降雨608.5毫米,创全市之最。
“城区渍水严重,沙湖地势低洼,彭场承接上游来水,西流河险情频发。”李少云说。承雨范围广、面积大、雨量集中,灾情严重,沙湖排区防汛形势相当严峻。
难度前所未有,灾情与责任并重。
“水位上涨,通顺河告急、东荆河告急……长江上游来水,外江外河高位顶托。”一条条雨情、水情信息在这里汇集,排区指挥部精准分析,全盘考虑,科学调度,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指挥部根据区域特点和水雨情分布,设立了通顺河、纳河、电排河、东荆河、内垸调水等五个分指挥部,强化责任,分工合作,共同抗击暴雨灾害。
突击战连夜打响。3日晚上,西流河镇旗杆垸段面一处剅闸突现管涌,危及垸内12000亩农田。面对险情,排区指挥部紧急组织400余名干部群众,赶赴现场抢险,安排车队抢运砂石料、编织袋、木桩等抢险救灾物资。抢险队员外围打桩,填石料,塞沙袋,可收效甚微,管涌处的水流越来越急。
指挥部调整战术,决定在外围筑起一道坝堤,抽水反压。20多人的民兵防汛应急小分队闻讯赶来,跳入水中,抢修堤坝。现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誓言不堵住管涌不收兵!
经过一整夜、10多个小时的抢险,填埋沙袋2万多个,外围坝堤筑成,管涌被堵住,险情完全消除。
面对各种险情,排区指挥部沉着应对,合力攻坚,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7月4日上午9时许,三面环水的纯南村11组出现管涌现象。指挥部第一时间组织干群、民兵应急分队400多人次,对危险点进行打围、反压、铺油布,动用3台机械、10000多个编织袋。
经过16个小时连夜紧急抢险,7月5日凌晨1时许,管涌险情成功解除。
视防汛纪律为生命。关键时刻,顾全大局。4日上午8时,市防指命令,沙湖排区关停所有二级泵站,为排湖、电排河、纳河等主干河流分流减压,最大限度保证内河堤防安全。地处大兴垸下游的彭场镇,舍小家,顾大家,连夜关停镇级、村级泵站35处。虽然目前境内8条河流、292条大小沟渠盆满钵满,但彭场镇服从命令,听从调度,顾全大局,为全市“腾库纳水、腾库保安”作出战略牺牲。
内涝未除,外汛又起。至8日晚22时,东荆河沙湖段和彭场段有近23公里堤段水位超警戒。沙湖排区组织1200多名干部群众连夜巡堤查险,确保大堤安全。当日深夜,东荆河沙湖堤段,手电灯光汇成一片,大堤两侧亮如白昼……
时合垸排区:大雨大灾大担当
暴雨如注,情况紧急。
7月1日至2日,一场暴雨,让杨林尾镇潘口村顿时成为一片泽国。危机一步步逼近:负责该片区域排水的老泵房进水,电机被淹,不能开机运转;而新建的潘口泵站刚刚完成设备安装,还未通电运行。
接到险情报告,正在杨林尾一线指挥防汛抗灾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合垸排区指挥长余文华,立即冒着豪雨赶赴现场。
“天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把泵站的电搞通!”在潘口泵站,余文华现场召集杨林尾镇、市供电公司、市水务局负责人会商,现场办公,下达“死命令”,要求紧急铺设临时10千伏电缆,开启潘口泵站。
经过6个多小时的施工,电通、泵转,渍水开始消退。
7月5日,又是暴雨。杨林尾泵站马力全开,抽排从通顺河汹涌而来的洪水,而距离泵站500多米的电排河西岸却开始出现漫溢。情况危急,余文华现场调度,现场指挥,通宵未合眼。驰援的消防官兵与干群一道加筑子堤,奋战一夜,终于在6日早上5点控制险情,转危为安。
余文华一颗悬着的心却始终没有放下来。北干渠、电排河、杨林河……排区险情多,水情复杂,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鲫鱼湖、张沟越舟湖、郭河四垸湖……内涝重灾区,压力重重,让他寝食难安。他与排区干部群众一道,群策群力,科学应对,从容处置。
在时合垸排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精准调度下,541平方公里流域内的干部、党员、群众全员上阵,积极投身抗洪抢险救灾,为保卫家园而战。
一边是自家28亩鱼池漫溢;一边是水位上涨,河堤告急。7月2日,张沟镇旭湾村支部书记胡东升顾不上自家鱼池漫溢,万斤鱼跑光损失过5万元,仍选择坚守排涝一线。
“党员,关键时刻就要站出来!”7月4日凌晨4点,杨林尾镇董家垱村,73岁的老党员叶大方、68岁的老党员杨松林、78岁的老党员李又成与9位村民共同组成抢险队,争分夺秒的抢修月堤。
“只要我能动,就是‘爬’也要‘爬’过去。”7月5日,距离郭河镇百胜村约2公里里的建华村69岁村民李自英,听说百胜村发生险情,立马同该村30多位村民一道冒雨赶来,加入到百胜村抗洪抢险队伍之中。
“四大民垸”情况危急。7月7日起,杨林尾镇120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深入一线,不知辛劳,不畏困难,抢筑1米高2米宽的堤坝42公里,对全线91.5公里堤坝和穿堤建筑物全面巡查、整险加固,清障除杂61公里。
……
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救灾,仍在继续;胜利,必将到来。
洪北排区:凝心聚力一股绳
一夜急雨,险情不断。
7月5日凌晨3时许,长埫口镇展翅长河太洪村河堤突然发生20米的滑坡。这处滑坡紧挨杜家台洪道,万一溃口,附近6个村将成泽国,318国道通行将中断,仙桃机场也面临危险。
险情就是命令!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洪北排区指挥长傅志阳,带领现役干部和民兵突击分队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长埫口镇党委、政府和镇武装部迅速组织干部群众、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300多人进行抢险作战。
当日10时30分,新一轮暴雨倾盆而下,袭击着大垸,也泼向已奋战5个多小时的抢险人员。
水淋,劳累,饥饿,现场施工困难重重。傅志阳身先士卒,扛沙袋,抬树桩,码护坡,带领民兵突击队员冲锋在前,极大鼓舞了民心士气。
雨越下越大,现场的号子声越喊越响亮。连续12小时的奋战,加固护坡150米,加高护堤1.2米,险情得到缓解。
抗击暴雨,保卫家园。长埫口镇的战斗从7月1日打响。当天,镇里召开七一表彰大会,会议以紧急部署防汛工作结束。参会的1000多名党员干部迅速投身到防汛抗灾第一线,他们与群众手挽手,拧成一股绳,凝成一股劲,守护一方安澜。
竹叶湖村村支书熊绍国、登甲岭村村支书张忠清、太洪村支书龚建国,是当日受表彰的标杆党支部书记。连日来,他们时刻坚守在防汛排涝现场,发挥着标杆、示范的作用。
太洪村78岁的黄炎方老人,听到抢险广播,二话不说赶到现场挖土,他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前些年还中过风。面对好心的劝说,老人响亮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此时不上堤,我心不安。”曾台村村民林水兵,自家鱼塘漫溢,他忙着抢险,顾不上家,鱼都跑光了。
抗灾不分男女。一个个女子也奋勇上前。黄益村妇女周翠娥,还是哺乳期的妈妈,听到广播,抱着伢就跳上车,一到堤边,看着忙碌的乡亲,她把孩子交给身体不适的丈夫,扛起两个沙袋就走。村干部和村民都说,“女人让开”。她却说,“我不能站着看!”
“不完成任务不收班!”长埫口镇政府的13名女机关干部穿上雨鞋,打着手电筒,从夜晚奔波到凌晨,奔赴64个村走访,了解农田、村庄渍水排涝状况。
眼下,长埫口镇正抢抓雨歇时机,组织了2300套泵机抽排渍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排湖排区:全民参与抗天歌
“请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努力重建美好家园。”7月9日晚,排湖排区指挥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长印家利在张沟巡堤间歇,看望受灾群众,勉励他们增强信心,共渡难关。
排湖排区位于城区以西,南邻时合垸排水区,北连通北排水区,东为沙湖排水区,西界潜江市。排区覆盖毛嘴、剅河、三伏潭、胡场、干河、通海口、郭河、沔城、张沟等地,排水面积767.72平方公里。区内大小湖泊12座,地面高程24.5至29.5米,沿河高,滨湖低,围垸周围高,中间低,状如蝶形,区内涝水由通顺河承泄。
防汛抢险,责任重于泰山。入梅以来,流域指挥长印家利高度重视,科学调度,靠前指挥,准确研判,时刻掌握汛期的工情、水情、雨情、灾情,将洪涝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排区干群听从指挥,坚守各自段面,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积极防守的团结防汛氛围。
7月2日,排南河西侧大湖咀泵站旁出现滑坡险情,滑坡段面长85米,如不及时加固,将直接影响郭河辖区12个村、2万人、5万亩鱼塘与农田的安全。郭河镇组织1500多人投入紧急抢险,加高加固堤身,最终控制住了险情。
6日晚,排南河水位持续上涨,形势异常严峻,排区指挥长印家利与工作人员一道,奔赴险段,逐一察看险情,具体指导防汛。
“我们这儿桥快塌了!”6日清早,由于暴雨侵袭,河水上涨,水流湍急,排湖风景区老台渔场一处桥涵面临桥台崩塌的危险,排湖风景区管委会迅速上报险情。市公路管理局迅速部署,安排挖掘机及施工人员急赴现场,挖土方、筑围堰、排险情,经过近8个小时的紧张救援,险情得到初步化解。
“刘书记,我的庄稼都要被淹死了,您还不开泵?”7日下午,胡场镇四号村老三号闸处水已漫过闸口,河水向内垸倒灌,村民纷纷找到村支部书记刘卫民“讨说法”。刘卫民严格服从市防指调度,将闸门紧锁。“全市其它地区汛情都很严峻,请大家顾全大局,体谅兄弟乡镇!”刘卫民安慰大家。眼见村民辛苦垒起的沙袋即将被大水冲走,刘卫民二话不说,率先跳进水中,将一根根木桩固定在水中。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投身到抢险之中。
眼下,排区内抗灾工作在排区指挥部的调度下,有条不紊、有序进行。
通北排区:不讲条件顾大局
连日的暴雨,通北排区全线告急。
“执行市防指命令,关闭排区内所有泵站!”防汛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市政府党组成员、通北排区流域指挥长王永迅速传达指令。
舍小家顾大家,通北排区100余座泵站全部关停。
暴雨仍在持续,外排泵站全部关停致使内河沟渠排涝压力增大,排区内主要排灌沟渠水位猛涨,发生漫溢,险情不断。
7月3日上午10时,干河街道办事处老里仁口,河水已经悄然漫过新皇河堤,新皇河堤位于干河街道办事处老里仁口村十组,将新皇河与通顺河隔开。连续多天的雨水使得通顺河河水暴涨,水流冲击,新皇河堤岌岌可危。一旦出现闪失,将会殃及老里仁口村、石桥村、西河村等3个村的2万多亩农田和鱼池。
面对险情,通北排区流域指挥部科学调度,立即组织300名干部群众,打响了“新皇河堤”保卫战。搬来3000多袋泥土、打下100多根木桩,干群一同对新皇河堤升高加固,然后用铁丝将木桩固定。为了防止暴涨的河水再次对河堤造成压力,防汛队伍在不远处用同样的方法将上游的通顺河河水隔断。
经过9小时的奋战,60米长的新皇河堤险情排除。
心系大局,服务大局。在这场检验“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天灾面前,胡场、三伏潭、毛嘴等镇的基层干部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最漂亮的答卷。
“我要赶回村里去,忙完后我再来武汉看你!”胡场镇五业潭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兵对病床上的妻子说完这句话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往界牌河堤与村组干部会合。
刘文兵的妻子刘爱琼经诊断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医院将骨髓移植的手术日定在了7月4日。接连几天,雨势加剧,界牌河水位持续上涨,堤坝险情形势严峻。
“女同志牵袋子,男同志取土扛袋子稳固大堤,挖机开始打桩!”刚回来就赶到现场的刘文兵迅速指挥,近4个多小时的努力,堤坝再一次挺立。
70多岁的老党员坚守大堤20小时、出现险情后村支书第一时间跳下河用身体堵住缺口、成立党员突击队……
一个个感人瞬间,一次次紧张抢险,一道道钢铁人墙,该排区实现了“不倒一堤、不溃一坝、不决一口”的目标。
目前,在通北排区流域指挥部的科学指挥下,各乡镇正在抢排渍水,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城市防洪:大投入大联动形成硬支撑
“水退得真快!”7月8日,家住流潭社区的陈再环老爹,从家里搬出受潮的衣物晾晒,望着马路上正在清扫、杀毒的清扫车,很是欣慰。
从遇雨则涝到雨停水退,变化源于我市加大投入狠抓排涝硬件建设。从去年至今,共投入数千万元,搭建“大动脉”:在城区水系上建成东风泵站,新建肖杨河泵站,改造牛路沟泵站,还对24处涵闸、8个泵站提档升级;畅通“毛细血管”,新建改造14条排水管网14.913公里,疏通了21条重点道路的管网雨筛。并对背街小巷、历年易渍点,逐一除渍清淤、不留死角。
除了硬件给力,此次在排水防涝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下好一盘棋”。
为应对大暴雨,作好城市防涝工作,该市成立了以市长周文霞为总指挥的城区排水防涝指挥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生元任指挥长,副市长董方平任副指挥长,市住建委、公安局、气象局等22个市直单位为成员。
在大暴雨中,总指挥亲临一线,指挥长实地督战,22个成员单位整体联动,各司其职。
7月5日晚,大雨滂沱,市防指把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响应由Ⅳ级升为II级。当晚10点,郭生元、董方平冒着瓢泼大雨,赶往新城大道南湖路渍水点,带头用钢钎、铁锹除障排涝,在齐膝深的渍水中整整忙了一夜。
7月6日,两人又连续作战,到洛江河、仙下河、汪洲河等蓄水过多、与外河形成顶托的河段察看,现场办公制定解决方案。决定在沔阳公园搭建临时泵站加紧抽排,“水不退,人不撤”。
干群齐心,统一行动。从6月底启动应急响应至今,很多干部职工在一线坚守了近半个月,吃住在排水现场。指挥长也与群众一道坚守,哪里有积水,他们就到哪里;哪里有问题,他们立即赶往哪里。
22个成员单位迅速响应,共组织6000多人上岗上路排渍救灾。住建委出动2804人次,在全市30余条主次干道和10多处渍水点24小时值守排涝。
7月8日雨停后,气温骤升,市卫计委按指令对全市主次干道、居民小区等进行“消杀灭”,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