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军:爱洒大娄山的全国优秀志愿者-科教频道
图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毕业生黄贵军和女儿在一起
荆楚网记者 陈敏
8年的时间过去了,31岁的黄贵军已经习惯了贵州大娄山吃辣椒、喝苞谷酒的生活。如今,他已是贵州省绥阳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2006年,他来到贵州省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与大娄山人民开始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7月--2006年7月,黄贵军在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中医骨伤专业二班就读。学校"救死扶伤"的办学宗旨教会了他以诚待人,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教会了他认真做事。
2006年7月,黄贵军大学毕业,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从家乡湖北出发,来到贵州省遵义县喇叭镇,开始了志愿服务西部的工作。在这里工作期间,他先后在喇叭镇远程教育办公室、卫生院和瓦龙村工作,担任过喇叭镇团委副书记、瓦龙村副支书。
喇叭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乡亲们缺乏科技知识,极为贫困。作为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这里的医疗条件让黄贵军无法相信:3万多人的乡镇只有一个缺医少药的卫生院,仅有的几名医生只能医治感冒、发烧、头痛等常见疾病。更为麻烦的是,大多数农村医生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医疗培训。
在这里,黄贵军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负责喇叭镇的远程教育。作为一名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他算得上是一位远程教育的门外汉。初来乍到,黄贵军马上到全镇7个行政村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在摸清当地基本经济概况的情况下,他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所需,将农村实用技术讲座、法律法规、农村实用卫生知识等刻录成光盘,在各个远程教育村级站点和家庭播放点定期为村民免费播放。
为了普及医疗知识,黄贵军亲自制作了一些光盘,多次组织全镇医务工作者进行学习。他还多次上街义诊,为很多病人免费针灸,得到了病人和同事的称赞。越来越多的老乡知道身体不舒服应该去医院了。黄贵军曾说:"看到老乡们得到诊治以后,千恩万谢地离开,我的心里是那么的高兴。"
为了改善医院的条件,黄贵军和院长一起多方争取,得到了上级医院的支持,建起了自己的手术室。他曾主动提出到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的乡镇卫生院兼职工作。他还经常下村组织村民学习,免费为村民针灸推拿,为村民讲解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及卫生知识和政策法规。为了不耽误村民生产,他把所有的宣讲活动都安排在晚上。很多次,他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跌倒了又爬起……朴实的村民也把他看成自家人,亲切地喊他兄弟,经常拿出好吃的食物、家酿的土酒招待他。坐在村民家的火炉边,听他们讲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黄贵军深深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起初,虽然黄贵军跋山涉水、远道而来,这里的村民却并不买账。有人说:"我干了一辈子农活,难道还不如你一个毛头小子,跟你学东西,能管用吗?"对此,黄贵军并不计较,他挨家挨户给他们讲道理。在他的努力下,村民的观念也逐步发生了转变。2007年,喇叭镇瓦龙村成功试种了200亩韩国辣椒,亩产增加100多斤,亩产增收1000余元。随后,黄贵军又发动村民进行稻田养鱼、建烤烟基地、发展农村沼气池,村民收获了丰厚的"果实",其他村子都争相模仿。就这样,他带领村民走出贫困窝,踏上致富路。
到喇叭镇工作不久,有一件事情对黄贵军触动极大。一天晚上,有一个八岁的女孩肚子疼得厉害,父母没有带她去医院,而是认为自己的女儿中了邪,请来一个道士趋邪。当小女孩痛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父亲才背着她到了卫生院。经过诊断,小女孩得的是急性阑尾炎,但卫生院却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马上转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医院。令人痛心的是,没等送到县医院,这个孩子就死在了途中。白天还在叫"叔叔、叔叔"的孩子,才几个小时就离开了我们。女孩的父母痛哭失声,黄贵军的心里却猛然一阵刺痛。他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疗志愿者,除了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更要紧的一点则是迅速改变乡亲们落后的观念。
作为一名志愿者,黄贵军深刻感受到了纯朴的大娄山人民对自己的厚爱。他经常到边远的村寨出诊,同时向乡亲们宣传科普知识,经常一个人背着药箱走在漆黑的山路上,多少次跌倒又爬起。一天晚上,黄贵军出诊回来,搭摩托车回宿舍,不料,一头受惊的水牛撞上了摩托车,他重重地摔了出去。第二天醒来时,他已经躺在病床上,周围是政府的领导、同事和附近村寨闻讯前来探望的乡亲们。大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给黄贵军带来了家里的鸡蛋、腊肉。那一刻,黄贵军难得地落下了眼泪。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病床边,从皱巴巴的袋子里拎出了一只土鸡,流着泪说:"娃娃,你受苦了。我们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有这一只鸡,给你补补身体……”“如何才能回报这份情义啊,除了要求自己更加努力,我别无选择!”事后,黄贵军这样说。
2008年7月,两年的服务期满,志愿者们也一个个地离去了,本已延期服务一年的黄贵军却出人意料地做出扎根贵州的决定。这让当初很支持他的父母难以理解。当时,他的父母都已经年过六十,身体大不如前。
为此,母亲专程赶到贵州劝说黄贵军返回家乡。黄贵军把母亲请到乡下。无论走到哪个村寨,都有老乡热情地招呼他们,围在他们身边,向黄贵军询问各种知识,拉着他们的手请他们去家里吃饭时,黄母终于被这些村民的热情和淳朴深深地打动了。她老泪纵横,理解并支持了儿子的选择,鼓励黄贵军好好干,干出点成绩来。一向孝顺的黄贵军也流泪了,他对母亲说:"请理解儿子,我想留在一个最需要我的地方,为了自己的选择去奋斗!"
2007年,黄贵军获得"遵义市优秀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青年志愿者",2009年3月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2008年4月,黄贵军入选"春在基层闪光--省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团"。2009年3月,他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2009年4月,黄贵军再次入选"青春在基层闪光--贵州省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团",并于当年4月16日--4月20日分别在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商专、遵义医学院做报告,又于5月4日--5月7日在遵义医学院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做报告。
2009年4月23日上午,第六届"奉献者风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团"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举行。会上,黄贵军做了题为《大山深处的健康使者》的发言,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
王兆国动情地说:“贵州属于欠开发、欠发达地方,条件较为艰苦,但贵州的潜力是很大的。”他勉励黄贵军保重好身体,努力工作,争取更大进步。
4月23日--4月29日,报告团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江苏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做报告并座谈。本次报告会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中国共青团网等多家全国知名媒体报道。报告会结束后,黄贵军回到遵义,北大新闻网主编杨晓华专门为他赋诗一首:山深长胆气,云多知风清,君在此乡住,日久得其灵,尘嚣远不见,沧桑独心明,人间养好酒,烈烈壮高行。
2009年,黄贵军以优异成绩被录用为贵州省公务员,担任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计生办干部。在这里,他先后被评为“黄杨镇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绥阳县三关工程优秀个人”、“黄杨镇先进党务工作者”、“黄杨镇先进工作者”。
2013年4月,黄贵军开始担任绥阳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相关链接:首届湖北职教之星评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