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与黄冈市政府签署大别山区交通发展共建协议

31.05.2016  07:37
          5月20日,省厅与黄冈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为共同推进黄冈大别山贫困老区振兴发展当好先行。副厅长马立军与黄冈市常务副市长崔永辉签字,厅长何光中与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出席签字仪式,刘雪荣致辞,何光中作重要讲话。

  何光中在讲话中说,今天与黄冈市政府签订的共建协议,涉及铁路、公路、港航、客运站场、物流园区等123个项目。这对于补齐贫困老区交通运输发展“短板”、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加快构建黄冈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黄冈“三区一试点”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黄冈交通发展,何光中说,坚决支持黄冈抓住交通发展机遇,在落实国家和省的战略上带动示范、先行突破。希望黄冈继续用好“精神经济学”,发展现代综合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树好标杆。坚决支持黄冈在实施交通精准扶贫上带动示范、先行突破。黄冈要进一步擦亮交通精准扶贫的品牌,建好“四好农村路”,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好先行引领作用。坚决支持黄冈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上带动示范、先行突破。黄冈市委市政府将铁路职能移交给交通部门,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综合交通协调管理体系。希望黄冈在交通大部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推进“一城一交”改革,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改革中攻坚克难。

  经协商,“十三五”期,省厅将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上倾斜,全面启动黄冈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共同推进建设四条扶贫路:以高速公路和省级国道为主的“康庄大道路”,以农村公路为主的“幸福小康路”,以改造危桥、消除隐患为主的“平安放心路”,以旅游、绿色产业支撑等为主的“特色致富路”。省厅重点支持黄冈市白莲河水库生态旅游公路等重要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支持主要乡镇建设集客运、物流、商贸、邮政、快递、供销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引领黄冈市脱贫攻坚。黄冈市政府按“四好农村路”的要求,落实县乡关于农村公路建养管运的主体责任,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渠道和政策体系,农村公路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比例达到100%,安排一定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客运发展,建立完善“村村通客车”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电商、快递物流融合发展,为贫困老区脱贫攻坚打牢基础、做好引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示范。

  省厅大力支持黄冈将境内六个港区整合为“黄冈港”并积极向交通运输部争取提升为国家主要港口;支持武汉航运中心黄冈分中心建设,提升黄冈港口航运服务功能;支持浠河、巴河等航道和港航码头建设,推动港区及后方腹地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支持黄冈鄂州城市过江通道、巴河燕矶过江通道规划建设,增强过江通道的通行能力;支持综合运输枢纽集疏运公路建设,着力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黄冈市政府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武汉至安庆客专黄冈至黄梅段、沿江一级公路等大通道建设,提等升级G220、G106等沿江国省干线,大力实施江山连通工程;加强境内长江岸线资源管理,全面取缔非法码头,实施岸线有序、高效开发,完善口岸功能及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积极支持省645工程建设,加快内河航道疏浚;推广应用LNG船舶,推动船舶节能减排,实施“汽化长江”工程,打造绿色生态长江。

  省厅还将支持黄冈推进黄州、团风、浠水交通一体化,支持和鼓励黄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发展,支持和引导黄冈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支持黄冈市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交通项目建设资金保障能力。

  据介绍,黄冈大别山贫困老区振兴发展交通建设项目库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