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坚持绿色理念先行 石材产业呈现大格局架构
近年来,麻城市开辟石产业“绿色、低碳、生态、环保”新途径,以“科技兴石”,发展县域经济,用优质花岗岩资源,助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坚持把生态工业理念引入石材产业之中,支持企业开展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力争用最少的资源占用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找到一条内涵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麻城市位于大别山腹地,矿产资源品种稀少,惟一的优势矿种是花岗岩。据地质勘查结果显示,麻城市花岗岩有55处,主矿区在白鸭山,面积有60多平方千米,已探明储量达5.15亿立方米。经初步确认,仅白鸭山和夫子河两个矿区的储量就有7亿多立方米,可开采百年,属国内特大型饰面花岗岩矿区。该矿区花岗岩具有色差小、出材率高、易开采、成本低等特点。2007年,中国石材协会专家对麻城市石材进行评审,认为麻城市花岗岩储量之大、质地之好全国罕见。2008年,中国石材协会授予麻城“中国花岗石之乡”的称号。2012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确定将麻城市作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体推进试点县市。2014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将麻城市列为矿产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县市。
目前,麻城市石材产业已形成大格局架构,主要由3个板块组成。科学规划、开采加工集约化为第一板块。实行一张图规划,一幅图管理,建成了以白鸭山矿区为惟一集中开采模式,开采装备全部是一流大型机械,确保资源科学开发、集约节约利用;严格控制矿山数量,通过关停并转措施,把23家采矿企业整合为13家,然后按照矿区5条水系,组建5家矿业公司,由这5家公司负责对矿区生产水和天然雨水进行治理,目前,矿区拥有大型切割机1200多台,扩大了采矿企业规模;再是抬高矿业权准入门槛,规定新申请矿权人,建设资金不低于6000万元,矿床储量不低于100万立方米,年产荒料必须达到10万立方米。建设园区、石材产业规模化为第二板块。麻城市划出总面积为2万亩的建设用地,用车间钢构化、工厂现代化、厂区洁净化和园区绿色化的高标准,建设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要求新招企业一律入园建厂,园外企业逐步迁入新园区,实现集中加工、园外无厂的目标。2013年,该市依托龙头企业壮大园区建设,由华建石材公司领衔主导,中国民生银行入股方式,投资250亿元,购置国内外最先进的装备、技术和工艺,园区内拥有自动磨光机140多台套,成为实实在在的中国石材的超级航母。目前,已入园区的招引企业达34家,在建22家,已经建成的有瑞星顺石业和乐翔石业等10家。无论是矿区的轨道式采矿装备,还是园区的自动加工装备,一概都是先进的、大型的、湿法的装备。因有这样的装备,采矿方法作出了调整,把以前从山脚和山腰开采,改变成从山顶上向下的全方位整体开采,矿与矿之间实行了无缝对接,不留隔离矿带,实现了全开采、全回收和全利用,在有效地节约了资源的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扬灰粉尘。使开发出的花岗岩资源被“吃干榨尽”,这是第三板块。新园区还为花岗岩尾矿尾粉的全回收、全利用打造了平台。园区已经引进了十余家异型石材和碎石加工企业,对边角余料进行综合利用,加工成品种多样、适用广泛的各类石雕、石刻、石条、碎石、石柱、园林石和环保砖等等产品,使石材的四级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延长。对尾矿实行统一堆放和集中处理,园区内有3家年产量500万吨的大型碎石加工企业,对堆放的尾矿加工处理。其中,华信石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尾矿处理生产线已经投产。这些企业与武汉铁路局合作,利用白鸭山丰富的尾矿资源,建成大型铁路道渣工厂。同时,以尾矿石粉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环保砖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使污染大、处理难的石粉,变化成高档次、高质量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我省矿业联合会的专家们算了一笔账,饰面石材利用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40%,碎石加工和石粉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两项叠加起来,石材综合利用率超过80%。专家们认为,麻城市的石材开发,在湖北省创造了3个“第一”,即开采规模第一、加工能力第一、先进装备第一。
2015年,麻城市推出“绿色麻城建设年”的目标,亮出“零容忍、零排放、零距离”的严格监管措施。在矿区,该市石材企业生产水实行循环使用,排出多余的生产水,经过三级沉淀池后汇流进大坳水库。2014年,该市发动当地企业,筹资2000万元,在水库大坝上建起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万吨。该市还在矿区所有峡谷之间都构筑起多道梯级拦水坝,把自然雨水拦截起来,防止因雨水卷走采矿遗留下来的泥沙而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