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探索“以地入股” 破解发展难题

08.07.2014  13:50

                  堰坪村位于鹤峰县城东北部,下坪乡集镇西南部,地处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城之间的连接带。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352户1167人、山林约2700亩、土地1400余亩。2013年,堰坪村民在村委会主任向恩成的带领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入股组建堰坪红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

                红心猕猴桃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因营养丰富,被称为“果中之王”、“维C之王”。每亩可栽110株,每株平均单产10斤,亩产1000多斤。现在市场批发价每斤12.00元,零售价15.00元,每亩经济效益约13000元。鹤峰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红心猕猴桃的生长。

                  堰坪村红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入股,其他资金由理事会按比例配套,社员和合作社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设施建设、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害防治、统一市场开发、统一财务核算。”的方式进行运作。

                  目前,合作社社员110户,成员总数达到300余人,社员或委托人与合作社签订正式入股合同98份,自愿入股土地300余亩,实行土地入股合作经营。合作社总股份6634股,其中,300余亩土地占4423股;合作社法人出资建设占2211股。在社员签订入股合同后,合作社法人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平整土地300余亩、新建公路1.2千米、硬化公路1.5千米、栽水泥桩33000多根,移栽猕猴桃苗200余亩,移栽大枣100亩。200余亩红心猕猴桃和100亩大枣长势良好,2015年可产生经济效益。

                  合作社通过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决策机制。章程的制定,理、监事会的选举,重大事项的决策,都尽可能尊重全体社员或社员代表大会意愿。同时,《土地入股合同书》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详尽的约定。合作社收益分配办法是,每亩土地上的收益分为36股,其中:持有土地经营权证的社员每亩占24股,理事会出资占12股。

                  “以地入股”不需要改变当前土地承包政策,却可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并可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具有“多、快、好、省、壮”的特点。

                    一是多数人致富。“以地入股”能解决农户分散经营、种地经济效益低下和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推动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能带动规划区内大多数农民共同富裕起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凭借“土地资本”可获得生活保障,有效实施“精准扶贫”;“以地入股”还能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等社会问题。

                二是比较效益好。红心弥猴桃按每亩1000斤,每斤按8元计算,总收入8000元,除去1000元的管理费用,1000元的企业费用,净收入6000元,社员每亩可分红5000余元。300余亩土地(其中25%以上为撂荒土地)可为社员增加现金收入150万元以上。加上社员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三是节省人力物力。按堰坪村的种植水平,以前300亩土地需要90余名农村劳动力耕作,每亩纯收入约1000元;红心猕猴桃基地建成后,300亩基础只需要9人看护、修剪,节省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壮大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对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而规模经济是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规模经济一般是建立在产业集中基础上的,“以地入股”使得合作社在规模经济方面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同时农民合作社大多以生产农产品为主,农产品的季节性和稳定性要求土地适度集中和土地的专用。同时,随着农村人口转移,村委会也可将流转土地“以地入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有序、自愿等原则下,盘活土地这一“沉睡的资本”,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现代农业,是推进鹤峰特色产业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