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鹤峰县校地合作共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大计
鹤峰县生态文明建设问诊会
与会专家考察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5年11月20日至21日,由中南民族大学主办,湖北恩施州鹤峰县人民政府和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鹤峰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讨会”在美丽的生态之城——鹤峰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恩施州政府等单位的专家领导与鹤峰县四大班子及科局级以上干部共300多人一起共商鹤峰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大计。
会议分专题报告、实地考察及专家问诊三个环节。在专题报告环节,国家民委经济司副司长彭泽昌作重要讲话,鹤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平江代表鹤峰县作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随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张惠远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薛达元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杜冬云教授、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虹副教授分别就“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与进展”、“少数民族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保护与惠益分享”、“农业废弃物沼气化-CNG关键技术和智能控制”、“武陵山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作了专题报告;实地考察环节与会专家到鹤峰县博物馆、堰坪村、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深入了解了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对鹤峰县的生态资源禀赋和建设保护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20日专题报告及实地考察理论与实际的碰撞,21日的“鹤峰县生态文明建设问诊会”开得紧凑、高效,专家发言踊跃。针对县政府提出的鹤峰县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十二清单”,包括生态产业出路问题、如何处理好生态县建设与推进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土地板结的解决方案、垃圾和污水处理的政策支持、碳汇交易的可行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发展关系等,专家们提出了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技术含量的政策建议。
有关专家表示,本次研讨会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鹤峰生态文明建设为蓝本,通过理论研讨、实地调研和专家问诊的形式,总结提炼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并且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搭建校地合作新平台、提供校地合作新模式。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