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课堂】“活捉”历史的潘迎春教授
实习生:孙晴
如今的大学校园,有着“潮名”的课程很多,往往名字越“潮”,选课的学生越多。但是,像《简明世界史》这样名字听起来很传统的课程,硬是被历史学院潘迎春教授上得很“潮”很火爆,学生们每年选修这门课程基本都要拼手速。
能“ 活 捉”历史的课堂
“这老师讲课怎么样?”初次来听的同学问道。
“很好很有趣,老师很有魅力。“已经上了几节课的同学回答。
“怎么个有趣法?“
“嗯,老师很优雅,内容很生动,学起来不枯燥。”
多数上过潘迎春课的同学都会觉得这样的感受,课堂上的这种有趣是渗透到讲课内容中,渗透到课堂互动中的点点滴滴,或许很难用文字具体描述。
潘迎春的课堂上从来不缺乏新奇的历史体验。她多次带着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国外文物展,现场讲述历史。“眼见为实。在博物馆感受到的历史感,是老师讲不出来的。”潘迎春说,近几年,她多次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了地中海文明展、古埃及文明展、拿破仑文物展等。她还带学生参观在盘龙城博物馆举办的罗马庞贝古城文物展,并与在盘龙城进行文物发掘的武大考古系师生交流。
讲台上的潘迎春,也并不像一些网红名师那样激情澎湃,而是娓娓道来。一次讲古罗马史,她先让一名曾去罗马旅游的学生谈感受,又用PPT展示武大校园里的罗马式建筑,接着放出古罗马地图,进入正题。
“每个国家的历史,都和它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喜欢用地图是我的特点。”潘迎春说。她开这门课十几年,每年会更新、补充地图,帮学生建立时空观念,打破“背历史”的恐惧感,学到“百度里没有的知识”。
一次,在讲“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时,潘迎春特意穿了一件红色刺绣旗袍,戴上珍珠耳环,配上精致妆容。她问同学们,“今天的老师美不美?”课堂上的氛围马上活跃起来,潘迎春也由此引入“什么是美?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美?”等内容。
使用文物照片和相关实物配合教学也是潘迎春教学的一大特点。在参观古埃及展览时,潘迎春购买了古埃及的纸草,这是当时的一种书写工具。她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古埃及纸草,让同学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古埃及人的书写和生活习惯。2017年夏,潘迎春到英国访学,趁此机会收集了大英博物馆许多珍贵文物的照片。在新学期的课堂上,这些照片让同学们大开了眼界。
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生梁聪玲2017年曾随潘迎春参观省博物馆地中海文明展。讲解员对有些文物的介绍点到即止,潘迎春这时就会接着讲下去。“能选到潘教授的课,我很幸运。虽然她之前在大的001教室上课,但我的室友还是4年都没能报上名。”梁聪玲说。
在武大,学生们中流传一句话,“没在001教室上过课,就谈不上热门课。”001教室说的是文理学部教三楼001教室,拥有300个座位,是全校最大的教室。潘迎春之前就在这里讲《简明世界史》,直到2017年开始探索小班研讨,才主动换到了目前200人的教室,这也导致学生选课更难了,“曾有朋友来打招呼,想给孩子预订一个名额,我也没办法,已经满了。”潘迎春说。
潘迎春的《简明世界史》慕课截图
现在,潘迎春的《简明世界史》被录制成慕课,入选教育部评选的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已有近40万人完成学习。
“上历史课,还要学表演?”
在《简明世界史》小班研讨课课堂上,两场生动的历史情景剧上演。一个是1823年5月法国巴黎某庭审现场,此案中女方索菲是一位贤妻良母,男方弗兰克对婚姻不忠,但法官却判索菲净身出户。另一场是在大清帝国的京城衙门里,女方翠娥虽终日相夫教子,但仍不能令其丈夫范剑满意,被一纸休书扫地出门。但县太爷却支持了范剑的全部诉求。
这次课,由学生们结合课程内容,以《法国民法典》为主题进行创作。两个案例体现了《法国民法典》与《大清律例》中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低下。
当晚,选修这门课程的200余位学生,分别在9个教室同时就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他们的选题各具特色,包含“拿破仑的法律思想与《法国民法典》”、“婚姻财产制度比较研究”等。
潘迎春已连续十几年讲授《简明世界史》,自2017年起,首次开始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形式。她将所有学生按文理搭配均衡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班,并招募几名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强的世界史专业在读研究生担任各小班助教。助教享有充足的自主权,可以灵活安排分组、课时、资料、展示形式等。
灵活自由的课堂形式,可以让同学们充分自由地展示自己和表达观点。这不仅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增长历史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独立研究和演讲的能力。而担任助教,也让研究生们收获颇多。“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我们与学弟学妹们共同成长,在质疑与求证、批判与吸纳中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硕士生朱媛媛说。
《简明世界史》课程是我校通识课程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首个试点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近几年,这种模式已在核心通识课程的建设逐步推广。
对生活永远充满热爱
如果你是潘迎春的微信好友,每天早晨,你都会在朋友圈中看到一条潘迎春所发的早安英语动态,一句英文格言配一张摄影美图。几年如一日,从不重复、从不间断。潘迎春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永远充满热爱的人。
在科研和教学之余,潘迎春还是一名低调的公益狂人,她从2004年起开始无偿献血,已经坚持了15年,成分献血已超过170次,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得主。她的举动,也带动了众多武大师生加入献血队伍。在潘迎春看来,“献血是平民的慈善事业,既能挽救他人,又不影响自己健康,这是我所能做的力所能及的善举。”
潘迎春还是个热爱生活的“运动达人”,在大学时代就是校田径队的一员,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样样喜欢,近几年又爱上了马拉松,足迹遍布武汉、重庆、南昌等城市的赛道。在今年的武汉国际马拉松赛事中,她还坚持跑完了人生第一个全马。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