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动车运营十年大讨论】青春在高铁线上淬火——麻城工务段高铁十年创新故事

26.05.2018  02:35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么?青春需要奋斗。无奋斗,不青春,这就是合武高铁线上麻工青年的铮铮誓言。

      2009年4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首条有砟高铁合武高铁开通;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一批优秀的麻工青年奔赴高铁,找到了人生新坐标,开启了人生新航程。

      面对高铁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新环境,他们攻难关、解难题,用汗水和智慧打磨高铁维修品质,助力高铁快跑。他们的激情在高铁线上燃烧,他们的青春在高铁线上淬火。

      2013年冬天,为解决普通弦线易折断、测量不精准的难题,麻城北线路工区青工刘宏谱、何庆富、王东旭3人走在了一起,主动挑起“钢轨弯曲测量装置-棘轮弦线”  课题攻关的重担。他们搞试验、作对比,来回奔波不下50次,才找到想要的弦线;他们上网查、电话问、四处找,几经周折,才从棘轮中找到解决收紧装置的答案。历时一年半,他们的“钢轨弯曲测量装置-棘轮弦线”课题攻关获得成功,解决了因高铁线路长波方向不良造成的水加病害。“找弦线比找女朋友还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东旭感慨万分。

      “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麻城北线路工区青工吴奇隆说。这个被同事们称作“点子大王”的吴奇隆,精明能干、思想活跃。他和工长江勇琢磨钻眼技巧,凭着一股倔劲,硬是啃下了整治高铁无砟轨道失效螺栓这个硬骨头。他们的创新成果解决了常规改锚法会破坏整体道床强度的难题,成功整治了大别山隧道2000多个压力不达标扣件,并在集团公司高铁线上推广使用。

      有人说,青春有着火一般的热情,豪迈而奔放;有人说,青春有着竹一般的韧性,坚韧而高洁。而我却说,他们带着希望与梦想,去追求、去奋斗,他们的青春有着钢一般的坚强。

      大别山隧道,全长13.256公里,横穿大别山腹地,是合武高铁标志性建筑。运行过程中,隧道拱顶出现开裂和起层现象。面对“疑难杂症”,麻城北桥梁工区工长郑义带领职工连续10个晚上奋战在大别山隧道里,克服作息颠倒、施工时间长、照明不足等困难,创新H型环氧砂浆修补方法,多次试验,反复对比,成功修补隧道拱顶开裂15处,确保动车运行安全。他还牵头开展《隧道圬工体裂纹修补工艺改进》等5个课题的创新攻关活动,并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提高了高铁桥隧维修质量。

      钢轨除锈、涂抹耦合剂、调整探头位置、全面探测,  5分钟,一个焊缝探伤顺利完成。看似极其平常的作业,却饱含着钢轨探伤技能大师李星太多的努力和付出。他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精心操作、精细分析,精准判断,发现并处置合武高铁钢轨病害30多处,消除设备重大隐患近10起,用责任和担当守卫高铁安全。他带领职工勇于求索、大胆创新,大力开展钢轨静弯顶断装置、钢轨探伤小车夜间照明设备等课题攻关,破解高铁钢轨探伤难题,用技术和智慧铺就坦途。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领麻工青年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守护动车驶向诗和远方。

      走进麻城北综合维修基地,“麻城北线路车间朝阳QC小组”几个金黄色的字在阳光里显得格外耀眼。这个由平均年龄32岁、最小年龄20刚出头的年轻人组成的创新攻关小组,在2014年捧回“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重量级奖杯后,2015、2016年连续2年被命名为“全国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他们的QC成果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奖7个、全路优秀奖2个、国家级优秀奖1个。

      同时,他们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维修养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武高铁静态评定优良率、轨检车动态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10年来,这个年轻的团队培养了全路技术能手2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3人,有2人聘为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有3人任命为工长。

      数据意味着嬗变。数字见证了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麻工青年拼搏奉献的经历。也正是有了这种不同寻常的经历,才磨练和孕育出麻工青年创新、笃学、实干的精神品格。

      我相信,麻工青年将一如既往、恪尽职守、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用实际行动彰显“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担当,用忠诚奉献诠释无悔青春,在新时代里展示新作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