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催生“精锐养路大军”
22.04.2016 11:53
本文来源: 武汉铁路局
早在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首条“中国造”铁路,京张铁路通车时,就产生了铁路线路维修工这个职业。在列车长时间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路线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形或损坏。铁路线路维修工主要职能是对列车运行的钢轨、路基、道床、隧道、桥梁等进行维修养护,以延长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并使线路设备保持良好状态。这些基础设施和铁路安全运输间的关系好比“鸟之双翼、船之双桨”,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铁路线路维修工的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铁路运输密度不断加大,新设备、新技术大量投入使用。而现代养护工作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即将成为主力军的80、90后又能否扛起养路工的大旗?就此我们到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进行了一次实地探访。
传统维修效率低催生科技养护
从事铁路线路维修工作20多年的老职工甘兵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当时的作业环境。他说:“那个时候,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份又脏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常常被人奚落,称我们是 ‘挖洋镐’的。”他继续回忆:“由于技术含量低,当时搬钢轨、清道砟全靠人工作业,每天要扛着八、九斤重的洋镐在线路上走上几个来回,没有一身好体力还真干不成这个行当。瞧瞧,俺这一身腱子肉都是这么练出来的。”老甘举起手臂打趣的说道。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铁路线路养护基本上依赖人力。人力养护线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作业质量不高。1984年,我国铁路引进国际先进大型养路机械产品及其制造技术用于线路维修、大修,铁路工务系统的作业方式和维修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线路养护修理的质量、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施工与运行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施工生产中的事故明显减少。
2009年2月8日,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正式成立,并被列入“十一五”全路重点建设项目。为保障设备运用,该段还相继建成武东培训基地、江岸西基地、信阳北基地和襄阳北基地。目前,该段共配属各类大中型养路机械170台,具备年修150台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能力,线路清筛,钢轨打磨、机械换枕、路基大修等作业年生产能力较10年前提高了数十倍。“以前100米的线路维修需要20个人花个把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同样的工作量13个人5分钟就完成了。”老甘满脸自豪地说道。
该段还以5S管理为重要手段,建立了一系列与科技养护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如从习惯养成入手,实行定置管理,如今养路工的办公环境整齐有序,职工生活的宿营车整洁如新,大大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招纳专业人才聚力企业谋发展
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部分设备面临淘汰,一些老方法也逐渐显露弊端,亟需同时具备行车驾驶、机械操作、线路调查、机械保养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线路维护人才。2008年以来,该段陆续从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高校公开招聘了铁路主专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近400人,充实到一线生产岗位,同时面向全路招募了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管理人才。
该段还逐步探索了大学生选拔任用的管理办法,让他们从基层干起,掌握整个企业运作、管理流程,做到因地制宜、适才用人,他们从“不知不懂”到“应知应会”,从“不熟不精”到“行家里手”,逐步成长为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者。30岁的贵州小伙何元勋,2009年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工程系列毕业后加入该段,上班6年中,在段、车间培养下,何元勋处处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期间共计处理各类设备故障537件,对21处设计缺陷进行了改造,他用技术的力量制定标准、用标准的力量确保安全,先后获得了各级组织颁发的43项荣誉。在大机段,像何元勋这样的大学生人才还不在少数。目前,该段部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有1名,武汉铁路局技术带头人1名,武广高铁首席岗1人,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9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全面、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文化建设体现人文聚合力
在1300多名职工中, 80、90后的职工占到全段职工总数的38%。年轻人具有思想活跃的特点,为了淬炼一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该段党委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理念,真心关爱职工,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该段通过信息平台征集企业理念,提炼出“克难攻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及“流程优化、标准完善、职责明晰、过程可控、执行有力”的现场管理理念,并通过各种宣教活动让干部职工入脑入心,进而达到思想、步调的高度统一。他们还与时俱进,建立了微信公共平台,创办了内刊《武汉大机人》,动态反映一线生产情况,及时收集解决干部职工生产生活诉求,为职工发声构建平台。同时,购置了近4000册图书送到一线,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专设了“优秀知识分子”这一奖项,激励干部职工自学成材。2014年10月,该段科技人才小组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GKY10-X型钢轨廓形打磨分析仪”,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成果技术评审鉴定,在全国铁路系统进行推广,大幅提高了钢轨的打磨质量和作业效率,使列车运行更加平稳,从而提高了旅客乘车时的舒适度。
针对施工流动性大、外地青年职工多、社交圈窄、婚恋难的实际,段党委人性化关心,多次与地方单位组织青年联谊活动,并为7对外地青年举办了集体婚礼,减轻他们的负担。老甘不无羡慕地对新婚青工张树文说:“过去,我们受工作性质的限制,都是熬到老大难才勉强找个媳妇过日子,现在有组织关怀,从介绍到结婚都不用愁了,你们可是碰到好时候了!”
甘做“铺路石”的精神永远不变
高铁时候来临改变了设备和人员素质,但是线路维修工的责任感始终没有变,甘做铺路石的精神始终没有变。老甘说:“干了20多年,说没感情是假话,不知道在这两条钢轨上流下多少汗水,磨破多少双鞋、晒蜕多少层皮,感觉自己的生命已经融进了路基,休息时也难得安心,生怕它发生劳损影响行车。”29岁武汉小伙儿黄少峰是机械专业的研究生,4年前刚入路的黄少峰起初幻想着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涯,后来却被分到了生产一线,常年在外,每天和机械、机油打交道,心里一度有落差。“但后来我发现在一线也有很多乐趣,看着一个个技术问题被攻破、一条条线路病害被消除,很有成就感,我觉得每天都很充实。”这几年黄少峰在队里坚持学习、勤于实践,不懂就问,最近以出色的专业能力被路局聘任为工程师。90后的李晟算得上“铁三代”,祖父、父亲都曾从事铁路工作,因此从小对铁路就有着特别深切的感情。“小时候每次看到铁路工人紧张忙碌的身影和飞驰而过的火车时,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铁路人。”李晟说,“进入岗位后对前辈们更是由衷地敬佩。每次师傅们趴在车底检修大机设备,出来时都是满身机油,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凛冽,他们还在户外施工,从未抱怨工作条件的艰苦,他们是铁路的钢铁脊梁,是列车安全运行的无名英雄,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有了这个信念,李晟白天施工,晚上回来看业务书籍,3个月便熟练的掌握了打磨车作业的全套流程,多次被评为岗位明星。李晟说:“我们这一代年轻铁路人只有像前辈们一样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奋斗,才能接好前辈们的接力棒,把铁路人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 武汉铁路局
22.04.2016 11:53
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列车
从12306网站获悉,5月22日起,武汉铁路局
汉西车务段货运增量行动见成效
2019年一季度,武汉铁路局
襄阳北站精益生产助力货运增量行动
在推进铁路货运增量行动中,武汉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