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录取还在进行中,不少学生和家长在焦急地等待尘埃落定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省都有一些政策的微调。比如北京高考首次采取“大平行”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在出分以后填报志愿。根据北京市高招方案,考生可分别填报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填报6个专业,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广西则打通二本、三本界限,合并录取。不少省份的高考加分政策也进一步缩水、瘦身。 这些录取政策的调整会给考生及高校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怎样的招生录取方式才更为公平合理?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身在其中的当事人和相关专家。 现实:学校的录取分数提高了 7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向媒体、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监督员打开招生录取现场的大门,并详细介绍了招生录取的全过程。 在人民大学,经过重重关卡,记者来到一间计算机房,招生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查阅档案。人大招生办主任李向前说:“录取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各省招生办会根据提档比例将考生信息投档到学校,然后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进入阅档录取阶段。录取软件可以根据考生的志愿、分数自动分配专业,没有人为操作的程序,之后将录取结果发给省招办复核。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五到六个省份,整个系统都在监控之下操作,非常透明。” 而今年的大平行志愿改革,也给人大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学校的录取分数提高了。今年人大在北京的一批文科录取线是660分,理科为686分。文科录取线提高10分,排名提高60名;理科录取线提高20分,排名提高500名。同时,我们感觉到一些考生及家长对改革的具体内容不太了解,有的学生在志愿填报上没有拉开绩差,连续报的六个专业志愿都相似,这样的后果是,如果第一专业录不上,六个专业可能都录不上。这时我们会和考生及家长沟通,尽量把他们的损失降到最少。”李向前说。 而对于各省的政策微调,李向前的感受是“规则更严格了,比如高考加分政策,有加分的学生越来越少。去年358人有高考加分,今年只有146人,而农村生源在大幅度增加,通过贫困生专项计划和圆梦计划等,更多的农村生源进入高水平大学”。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平行志愿、删减高考加分等一系列的录取改革方式尽管在程序上更为公平,但它带来的“焦虑和纠结”却并没有减少。北师大二附中高三学生陈宁(化名)高考成绩669分,在全市排名1807名,她的目标高校是对外经贸大学。“这个成绩往年肯定能如愿入学,但是今年大平行志愿改革后,排名靠前的高校分数线都上升了,现在只能观望。”陈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