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牛娃”网上分享高中生必备三素质 阅读近百万
华师一“牛娃”谷家桢网上分享学习心得“高中生必备的三个素质”
5月1日晚,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二“牛娃”谷家桢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高中生必备的三个素质”被分享到网上后,不到一天时间里,阅读量接近百万。
“无论哪种学习方法,如果想要取得好的结果,课堂、作业和复习等最基本的几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谷家桢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时,提醒学弟学妹们平时注意以下三点: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思考,这样才能将新的内容尽可能多地记住,为日后的考试打下基础;一定要认真对待作业,白天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没有订正或直接照抄后面的答案,或许能够逃过老师的检查,但过不了考试这一关;复习是最后补救的机会,一个学期里遗漏的知识点,到了复习阶段就会层出不穷地暴露出来,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抓紧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别在考试前一个星期,这个时候系统复习做一道好题,也许比平时做十道题的收获还大。
此外,谷家桢认为自己能够在多次大型考试中一直保持在上游,“兴趣爱好与学习的结合、学会抵御外界影响、和做一个有远见的人”这三个素质功不可没。
谷家桢同学所说的“高中生必备的三个素质”引起众多老师、教育界专家共鸣,也引起诸多家长学生反思。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表示,这三个素质学生能具备一个就很牛了,更不要说三个了!
《高中生必备的三个素质》全文
华师一附中高二18班 谷家桢
高中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相信各位同学对于高中各科目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我今天作为在几次大型考试中发挥稳定的学生代表,将自己在理科学习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想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希望大家能从我个人的经验和做法中得到启发,获得新的思路,从而更加高效、更加快乐地学习。
无论哪种学习方法,如果想要取得好的结果,最基本的几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课堂、作业和复习。 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思考,这样才能将新的内容尽可能多地记住,为日后的作业和考试打下基础;作业是对已学内容的强化,白天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作业,诸如做完了不想改直接打勾,或者直接照抄后面的答案,虽然也许能够逃过老师的检查,但到了测验就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复习是最后补救的机会,要问一个学期中哪段时间作业最多,那一定是两次大考前的复习时间。一个学期里遗漏的知识点,到了复习阶段就会层出不穷地暴露出来,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抓紧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知道在考试前一个星期的复习时间内人的效率会异乎寻常得高,这个时候系统地做一道好题,也许比平时做十道题得到的收获还大。
以上三点是想要取得理想成绩必须做好的三个环节。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些大道理,因为它们都是老师、家长一遍又一遍强调,我们已经听腻了的东西,所以我这次的重点并不在这里。在以上陈述的基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总结了三项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注意事项: 兴趣爱好与学习的结合、学会抵御外界影响、和做一个有远见的人。在我个人看来,我能够在多次大型考试中一直保持在上游,我在这些方面的心得功不可没。 下面我将就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与经验。
一、兴趣爱好与学习的结合
爱因斯坦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喜爱推广到所学的一门或多门学科上,那么在这些领域的积极性毫无疑问会大大提升。举几个例子好了:比如一个爱好化学的学生,他应该想到,化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规律和定理,归根结底要在物理的电学、力学和数学的导数、微积分、行列式等知识的理论基础上才得以诠释和发展的,而化学中的有机化学部分,为生物学研究细胞、医疗、育种等领域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这样一来就把自己爱好的化学一门学科,推广到数理化生四门学科上,在学习导数时以反应速率曲线加强理解,学习现代物理学部分时想到熟悉的电子云模型,学习细胞结构和遗传学时回忆DNA、膜蛋白的化学本质,等等。这是课内爱好的例子。
再比如,一个喜欢音乐的学生,往往更能感受像《阿房宫赋》这样的古文中潜藏的重章叠句的韵律,还会在学习一些常用英语词汇的时候,联想到某首欧美流行曲中夹带的词汇组合。学《兰亭集序》的时候回想周杰伦的《兰亭序》,辨析raise和rise的时候想到西城男孩的you raise me up,这样的经历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是课外爱好的例子。这样一来,不仅在兴趣爱好方面得到了更丰富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会不自觉地将不熟悉的学科知识同化到自己所熟悉且热爱的一个知识体系中,从而越过课内和课外的界限,将生活引入学习,将学习融入生活,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如果你觉得这些例子还不够,那么我会说,我也是一个热爱化学和音乐的人。毕竟我自己就曾经在学生长素的时候画吲哚乙酸的合成路线,还有用学过的古诗文来给vocaloid软件填词的经历,所以说,兴趣爱好与学习并不冲突,反而还会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适度的前提下才成立的,有关时间规划的内容我会在第三点提及。
此外,我还想说,将兴趣爱好融入学习,说白了就是一直提倡的寓教于乐,绝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任务。老师们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文件、理科科目的实验课,以及家长对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与帮助,都是改善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就学生而言,更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主动地去探寻学科的有趣之处,而不是为了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而抱怨。如此,学习也就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乐事,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利于减少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学会抵御外界影响
目不窥园的学习方法肯定对大多数人都是不适用的,只要身处华师一这个大集体,就会受到形形色色的来自环境与同学的影响。有利影响,如学科尖子生之间的探讨、社团文化对课内知识的补充,肯定是要充分利用的,但当这些影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阻力的时候,我们就要妥善处理这些事物了。
首先是来自同学的影响。来到了华师一,尤其是文理分科了以后,同班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在我们班内,无论在哪个领域,从学科学习到音乐、舞蹈等才艺,都有在自己擅长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放眼全年级,就更是人才济济,经常会遇到来自其他班级的同学在一些学科的造诣使我叹为观止的情形。比如平时我们班会有一大群计算机达人探讨高深的编程问题,这个时候我就只能自叹不如了。面对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就灰心丧气了,觉得别人比自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于是在各个学科都觉得自己落后别人太多,压力山大。其实这是没必要的担心。虽然这些学霸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十分突出,但是人无完人,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弱点,可能数学学霸不擅长背单词,语文学霸难以理解相对论是个什么东西,等等。面对各个学科内激烈的竞争,我们要学会抵御来自某一个学科的竞争压力,学会把眼光放开,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向那些单方面突出的同学学习他们擅长的领域,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合作。毕竟到了高考的考场,看的不是单科有多优秀,而是一个人整体上的综合素质。
其次就是来自环境的影响。社团、学生组织,这些是锻炼我们综合素质的最佳场所,那些在社团中大放异彩的同学,往往会在学习生活中享受到社团锻炼的益处,比如,心理素质更好、知识更加丰富、学习规划更清晰等等。但是,也有的人同时参加三四个社团,虽然收获确实更多,但是也付出了时间和作息上的更大的代价。这种时候就要权衡利弊了。社团也好,学生工作也好,与其博爱众生,还不如把一个团体做好做精,抑或是给正常生活留下更多时间。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也是应对外界影响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做一个有远见的人
把时间还给学生,这是华师一所作出的承诺,但获得了自由分配时间权利的学生,又应该怎么做呢?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会为我们的发展定下这样那样的目标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地顺从着老师、家长而学习,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去预见我们当下的选择对日后生涯的影响。
这种预见能力在目前,体现在我们的规划能力上。晚自习的时候是把作业一股脑拿出来,拿到哪本做哪本,还是安排好作业之间的相对顺序,由简入繁,从容易到有挑战性?复习的时候,是一门课看到累再复习下一门,还是根据剩下的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比重?在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的时候,做一个详细的安排计划,并不需要多长时间,而且还能使一切井井有条不出差错,与其说这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意识,一种行动未至思考先行的意识。
其实不仅是写作业、复习这样的具体的事情需要规划,给每个学期或者每一年制定下要达成的目标,比如这个月抽出课余时间用来看名人传记、下个月抽时间了解目前热门的科技成就、再下个月突击一下学科竞赛,等等,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合理规划。老师们常常会说:“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什么什么方面研究一下”,学有余力的余力从哪里来?就从为自己规划出的时间里来。这样一来,我们每个月,每个星期,甚至是每一天都比之前进步一点,提高成绩也好,培养能力也好,就像这样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学渣可以炼成学霸,而学霸更可以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学习是一件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的事情,具体会怎样取决于方式方法。我关于以上三个话题的一些看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对大家来说以启示作用为主,意在激发大家对一些平时不曾关注的方面的思考。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最适应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从中找到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学习秘诀,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才是这次演讲的意义所在。新的学期里,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高效地学习,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