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硕士创办国内首家O2O驾校 融资数千万估值亿元
长江商报消息 武大硕士创办国内首家O2O驾校,A轮融资数千万估值超亿元
本报讯(记者 张衡 通讯员 邱剑山)考驾照又涨价了、学车给教练塞烟了吗……传统驾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乱收费、“吃拿卡要”等潜规则受人诟病。武汉大学硕士毕业生杨帆组建创业团队,2014年创办了国内首家O2O驾考培训服务机构——“猪兼强”品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猪兼强”凭着“非挂靠、不中介、全直营”的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上线下结合贯彻在管理运营之中。如今,“猪兼强”一天的学员报名人数超过中型驾校,也吸引了来自广州的市民前来学车。同时,该企业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A轮融资规模数千万元,企业估值超亿元。
学费一口价“搅局”驾培行业
“驾校为何起名为‘猪兼强’?因为这名字可爱,且具有正能量。”
张帆是个地道的武汉人,大学期间他从武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跨专业保送至该校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张帆被一央企聘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2014年上半年,他辞职后与合伙人一道,分别在湖北和广东成立了全国首家O2O驾考培训服务机构。
当初创业为什么选择驾培行业?张帆解释称,近5年以来互联网处于爆发期,服务行业发展空间大,而驾培属于比较奇特的细分市场,需求刚性。同时,传统的驾培行业,各种潜规则受人诟病,他希望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让这一行业走上健康的轨道。
在“猪兼强”驾校,学员可在网络上查询详尽的产品介绍、免费试驾预约,销售人员上门签订合同。学车期间,学员可通过微信、App应用进行训练时间的预约和对教练员的评分,且2680元一口价的学费无疑极具竞争力。
在管理模式上,“猪兼强”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革除了传统驾培机构的许多弊端。张帆介绍,与传统驾校从宣传、招生到培训考试都依赖教练不同,“猪兼强”提出专人专用,营销由营销部门负责,招生则由客服部门负责,教练只需要教好学生,管好考试,这不仅减轻了教练人员的额外工作压力,让他们专注于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专业人员的加入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
另外,通过在网络建立时间表进行人员和场地管理,可以有效安排学员的学习时间,避免漫长等待;学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反馈他们对于教练、驾校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制定策略加强管理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另外,通过网络预约,学员不再需要跟随固定教练,更灵活地安排学习进度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传统驾校教练与学员的依附关系,避免了吃拿卡要现象发生。
“标准化的培训模式,提高了通过率;训练场地的高效利用,车辆使用效率接近传统驾校的两倍,即使培训收费价格低,企业仍有利润。”张帆说。
险些重复“传统驾培”老路
面对“教学中介”的质疑,张帆解释,“猪兼强”并不存在传统“网络驾校”左手导入流量承接客户、右手外托教练进行培训的问题,“猪兼强”的训练场、教练都是直接隶属企业的,坚持非挂靠、不中介、全直营的理念。
在初期,“猪兼强”曾险些重复了“传统驾培”的老路。在企业成立后的最初3个月,张帆也曾采取网络招生,然后外托给其他驾校、教练进行培训的策略。但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员投诉率超过20%。
张帆回忆,当初外托给驾校,投诉处理的难度大,服务过程不可控,耗在协调上的人力和时间也是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猪兼强”的管理团队开始尝试直营,这一次突破性的尝试很快带来了回报,便利的服务、高质的教学和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武汉“猪兼强”,目前有20余位来自广东的学员,他们中的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驾校采取两阶段、标准化教学,学员平常可在当地“猪兼强”练车,一个月只用来武汉练几次。“武汉学驾照比广州价格实惠,拿照的时间也更短。”
截至目前,在广州、武汉两地,“猪兼强”训练场超过23家,教练车辆接近300辆。仅武汉公司,每日的招生人数超过中型驾校一个月的招生人数。
对于今后的发展,张帆很有信心。他表示,武汉公司今年初步计划实现年收入3000万元到4000万元之间,车辆规模发展至200辆车、项目部(练车场地)10个的规模。
对公司发展抱有信心的不止张帆,武汉“猪兼强”教练陈远杰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两年在“猪兼强”工作,他的月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比起拿着底薪但获取大量的灰色收入的传统驾校,他更喜欢这里,“这里用诚信对待学员,我们尊重学员,学员尊重我们,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