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治水有一套:上流截 中流蓄(图)
香港是个很容易发生内涝的城市,这里年均降雨量多达2400毫米,暴雨频密,还有台风侵袭。上点年纪的港人,仍旧记得早年水浸街区、积水齐腰的情景。
二战后香港人口激增,土地密集开发,地面硬化导致城市“消化”雨水能力降低,一下雨迅速形成地面径流。10多年前,旺角、深水埗、上环及新界元朗等地,大雨时仍会内涝。1992年5月的一场暴雨,曾造成1亿港元的经济损失。
大灾,让人们痛下决心大治。20年前香港开始实施一项“雨水排放系统整体整治计划”,至今已投入数百亿港元。持之以恒的治水成效显著,近几年基本防止了大面积水浸的发生,雨后低洼地带积水也不再严重。
多方联动 “黑点”管控
7月的一个清晨,黑云蔽日,暴雨滂沱。不少人仍在熟睡,手机已收到香港天文台的黄色暴雨警告。电视台电台开始在全港范围滚动播放天气预警,地铁、居民小区、学校等出入口纷纷摆出警告标识,提示市民外出需留意天气及道路情况,远离河流等低洼地带。
香港的暴雨警告分为黄、红、黑三色,根据程度不同依次递增,另会按需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今年以来,天文台已发出暴雨警告20次,其中红色警告2次。
当警告发出时,政府会立即成立多部门联动的“紧急控制中心”,由渠务署、民政署、消防处、警务处等共同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因大雨造成的水浸、路面交通和人员疏散等问题。
1989年成立的渠务署,现有工作人员约2000人,为香港提供世界级的雨水排放及污水处理服务。遇有暴雨警报,渠务署会调派30余个小分队,每队4至5人,携带清渠设备,在容易水浸的地点蹲守,发现管道堵塞便即时清理,避免问题扩大。署方更设“紧急事故及暴风雨应变组织”,现场收集雨量、潮位和水位等数据,不间断地传至监察中心,必要时迅速联络其他部门,做好救援、疏散和开启洪涝庇护站的准备。
在九龙西防洪设施现场,渠务署土地排水部总工程师何耀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为对付水浸,渠务署早在1994年便开始部署系统性的监察和改善方案,对轻微、小程度、中程度和严重等4个级别的“水浸黑点”持续进行改善工程。随着近年来多个主要防洪工程计划相继完成,水浸黑点的数目已从上世纪末的131个减少九成多,目前仅余8个中程度或以下的黑点。针对每个残留的水浸黑点,渠务署都为其“量身打造”短期及长远改善措施,包括清理淤泥、建造排水渠及蓄洪池等。
平时不断进行巡查、修理等预防性措施,对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署方每年都会巡查大约1600多公里的排水渠及水道,其中包括洪泛抽水站及洪水警告信号系统,确保这些装置在暴雨期间能完全运作正常。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下水道,对于人未能到达的地方,通过摄像设备检查里面是否出现裂痕,以便及时修复。
特区政府还“未雨绸缪”,运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做好水灾的预防工作。例如渠务署利用智能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各类水渠、沙井的水位,厘定维修保养和清洁工程的优先次序;土木工程拓展署应用传感器监察各类斜坡的实时情况,防止山泥倾泻等。
三招治水 独具创意
除用传统方法如改善河道、建排水管道外,香港还有一些富有创意的治水方法。香港渠务署署长唐嘉鸿最近撰文介绍,香港的防洪策略可总括为“三招”:上游截流、中游蓄洪及下游疏浚。
下游疏浚,是适合一些普遍地段的传统治水方法,重点在改善、扩建及提升现有雨水排放系统。渠务署在世纪之交相继完成了新界区的多条河道治理,包括深圳河、锦田河及山贝河等,总长逾百公里,使区域性的水浸事件不复出现。
香港创新的方法是“上游截流”,即把上、中游集水区的雨水截取,引流绕道集中起来,再直接排放入海。香港多山地,高峰下面即高楼,市区处在地势较低地区,如果任由雨水直接向下排放,淹城的风险极高。“上游截流”不让雨水流到市区,而是让其乖乖听从引导,经排水隧道入海。
这个点子也是被迫想出来的。据专家介绍,香港不少雨水排放系统是几十年前建造的,随着城市的发展,不足以应付现实的需要,水浸风险增加,但如果用老办法在市区道路上铺管道,不仅工程大,对民生影响也大。有鉴于此,渠务署在半山上兴建许多大型的雨水进水口,截取高地的雨水,避免暴雨后雨水进入市区排污管道等排水系统,大大减轻其负荷,同时又避免了在市区开挖、铺设管道的麻烦。
香港目前在港岛西、荃湾、荔枝角建有这样的雨水排放隧道,还有启德雨水转运道,共计4条。其中排洪量最大的在荃湾,可达每秒223立方米。而建设规模最大的在港岛西,2012年投入使用,造价30亿港元,有34个地面截流进水口,主隧道长11公里,直径最大处逾7米,可让双层巴士通过。隧道排洪,大大缓解了人口密集的中环、湾仔、铜锣湾等繁华地带的集水压力。
记者近日参观位于九龙西的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该隧道全长3.7公里、直径4.9米,建造期近4年,造价17亿港元。渠务署工程管理部工程师陈绰文介绍说,隧道拥有6个进水口,可截流的高地区域约290公顷,保护市区30余万人口免于洪灾。现场只见巨大的进水口呈喇叭状,连通分支隧道,深入地下再入海。
陈绰文说,因九龙西地下铁路线密集,雨水排放主隧道需深入地下40余米处兴建。特殊的地下结构包含花岗岩、泥石及软土等,为施工带来不小的考验。但这个排洪系统护佑着荔枝角、长沙湾、深水埗等人口密集的街区,再没发生水浸。
“中游蓄洪”也颇具特色。为了进一步缓解下游排水管道的负荷,兴建地下蓄洪池暂存雨水,待暴雨过后再排(抽)走。有了它,高峰期的洪水流量,可限制在下游排水系统的容量范围之内,然后错峰排放。
香港已建有3个这样的蓄洪池,其中上环以及大坑东的蓄洪池已启用多年,大坑东蓄洪池容量10万立方米,相当于40个标准泳池。而跑马地赛马场地下的蓄洪池仍在建设中,其总容量达6万立方米,相当于24个标准泳池。该工程已完工一半,第二期工程可应对2017年雨季。据何耀光介绍,它采用可调式溢流堰,结合实时水位感应及潮汐数据,自动控制水闸的开关。蓄洪池收集起来的水,也可用于草地的灌溉。
海绵城市 重建生态
香港正参照“海绵城市”理念提升排洪能力,即通过绿化生态、促进渗透,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把雨水吸收至地下,减少市区地面的径流。
唐嘉鸿署长介绍,渠务署不遗余力地推动香港的“蓝绿建设”。“蓝”泛指水体,“绿”则指绿化景观、减排节能。“蓝绿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使香港继续成为宜居城市。
近年来,渠务署意识到必须恢复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解决内涝治理的难题。为此该署在整治下水道及防洪工程中,注入保育自然生态的元素,10多年前普遍采用的全混凝土排洪渠设计,逐渐被生态环保的设计取代。例如,在新界元朗区的排水绕道工程范围内进行生态恢复试验,通过重建湿地、水塘等方法,打造可持续性的防涝方式。生态恢复工程包括:在河岸以混凝土草格建造草坡及被草河床,美化环境、孕育自然生态;以纤维植被巩固河岸两边的斜坡;保持原有河床让各类动植物免受侵害等。如今,香港已有不少翠绿的、生物繁多的河岸、芦苇塘、红树林、山间坑塘等,既能蓄、滞洪水,又有生态和休闲价值。
据何耀光介绍,20年来香港渠务署已完成约250亿港元的主要防洪工程,未来约10年,还将继续建造约120亿港元的排水改善和治理工程。可见,香港找到了适合自身的防洪治水方法,相关措施仍在强化、优化,并力求做到一丝不苟。(连锦添 陈然)(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