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激励和引导杜绝快递垃圾泛滥
杨京
“双11”已经过去好几天,但其影响依然在持续。“剁手党”的购物车空了,小区的垃圾桶被大量快递垃圾占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主要电商企业快递订单量达到3.5亿,同比增长59%。根据此前预测,2016年我国将产生300亿个快递包裹,到2018年将达500亿个包裹。
快递包装用到的硬纸盒、塑料袋、各种填充物等会产生大量降解难、回收难的垃圾,普通网购者多数都是一扔了之。加上拆封过程中又会造成破坏,有再利用价值的少之又少。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使用的胶带总长度为169.85亿米、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
与月饼等商品不同,快递件的“过度包装”并不是为了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层层叠叠的包裹,并不能显著提高商品的价格,仅仅是为了避免商品,特别是某些易碎品在运送过程中出现损坏,进而招致消费者的不满。同时,不同成本的包裹材料,在使用价值上区别并不大。
这也就是说,商家不是不知道使用的材料有种种弊端,但改进的动机并不强烈。相反,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加上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他们依然倾向于使用价格尽量低廉甚至劣质的材料。而在现实中,不少消费者往往还有这样的认识:快递包裹的越是严丝合缝,说明商家越是细心负责。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从根上解决快递垃圾泛滥的问题,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的工程。一方面,政府和行业组织应当行动起来,主动建立和规范相关的行业标准,推行易降解易回收的包装材料。面对可能出现的成本上浮情况,可能还需要通过适当的补贴机制进行引导和扶持。
另一方面,快递行业要加强环保和自律意识,比如建立即时回收的工作流程,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消费者。特别是,要加强在各环节中的规范化操作。一旦包装简化造成货物受损率的上升,往往会引发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只有保证消费者权益不受影响,相关政策才有顺利推行的可能。
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也应当从自己做起,提高垃圾回收和分类意识,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只有多方共同努力,蓬勃发展的快递经济才有望向绿色经济迈进。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