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剧透】社团三人行
学生记者:张鲲翼、马举雪、赵雨薇、张培蕾
充满好奇与冲劲加入了一个社团,热情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天天消减。写策划,拉外联,编微信……这与理想中的各种“高大上”相差甚远,于是兴冲冲地来,灰溜溜地走,甚至不留下一个脚印。
本期“青春剧透”采访了三位在社团活动中叱咤风云的学子:艺术学系学生会主席柳晓倩、“大山里的魔法教室”公益组织理事长孙一、“青鸟”吉他社资深成员熊东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听听他们的社团经历吧。
社团达人牛在哪?
要问社团达人到底牛在哪儿,法宝有且仅有一个:坚持。
大一时的柳晓倩,任学生会秘书部部委,每天处理各种杂事难事。她积极地看待每一次磨练,“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过人的地方,那就是我会尽力把手上的工作做到最好,认真看待每一项工作。”
大二,她顺利晋升为秘书部部长,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接活动策划的转变。而今,作为系学生会主席的她,不仅要统筹好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放大脑洞出点子、想创意。
“我感谢所有的经历,使我的策划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锻炼。”柳晓倩回顾三年来的学生工作经历,不无感激地说。“成为社团达人的第一步,就是把社团装进自己心里。”难怪身边的同学说:“从来没有听到柳晓倩一句抱怨。”
“大山里的魔法教室”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没有所谓严格的组织结构,社团更看重成员的能力和激情。孙一坦言,自己能够成为该学生社团的现任负责人,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因为自己的理念与组织秉持的宗旨更为契合,因此被委以重任。
针对新生参与社团的普遍迷茫,他给出忠告:“无论你们加入的是什么样的组织,只要有所坚持,必然会有所收获,这是毫无疑问的。”
与其他玩音乐的人不同,熊东斌“半路出家”,甚至在刚进校选择社团时还走过弯路,好在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加入“青鸟”吉他社。
熊东斌认为,在他所处的音乐圈子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性——执着。从大一到大四,他组建了包括Cows in Rio在内的四支乐队,他把它们当作表现自我的舞台和提升能力的试验场。实际上,组建乐队花费的精力,并不比规划一个社团、举办一次活动轻松。“但是我全力投入,把对于朋友、对于音乐、对于生命的感情延伸到了乐队建设中。”熊东斌说。
社团到底水不水?
熊东斌反常规而行之,在大三又加入了5个学生社团,包括训练安排十分密集的龙舟队。他笑称自己迎来了社团生涯的“第二春”。
被很多人定义为“没意思”的学生社团活动,为什么熊东斌反倒乐此不疲呢?他解释说:“每个人评价社团的标准不一样:有存在感、有成就等等,我的标准是只要能在里面找到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就够了。”
对此,柳晓倩也透露了自己的招新理念:“你要留住新人,就必须让他们知道这个学生会或者社团能带给他们什么。”她坦言很多学生会活动流于形式,“但是,多动脑筋,还是会不同凡响的,我们尽量为成员创造锻炼的机会,希望他们爱上这个组织。”
对于新成员来说,要在一个社团持久地待下去,兴趣是前提。柳晓倩介绍,为了留住人才,老一届成员千方百计挖掘新成员的兴趣和潜力。“我们希望大家在一次次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孙一从两个方面总结了对“社团水不水”的看法:从社团的角度来说,组织是否高效,做的事情是否专业是判断社团强度的核心;从个人角度来说,成员在组织中能否得到锻炼是每个人的期望。简而言之,“个人付出能否使得组织发展”与“组织运作能否使得个人成长”,“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个社团就是不水的。”
说到“大山里的魔法教室”,他表示,“我们的使命就是提供有温度的教育,培养有担当的青年。”成员通过努力做到专业高效,使更多的乡村孩子受益;同时自身能力也在每一次活动中得到提升。“这样的社团活动就是有意义的。”
Get 哪些新技能?
对孙一来说,他获得的最有用的技能就是沟通协调能力。无论是内部事务的统筹运作,还是同其他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沟通能力都是个人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
另外,公益实践本身带给他的乐趣和满足、一起在公益道路上携手前进的友谊、对于公益理念理解的升华……“这些都是苦读书本不能获得的。”孙一说。
熊东斌认为,收获是很难用具体的言语来描述的。“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吉他,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大家一起创作、编曲、排练,在学习生活方面互相鼓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群策群力,而不是单兵作战,“给我一种家的感觉。”
柳晓倩能歌善舞、活泼外向,她曾任2014年武汉大学金秋艺术节总监、2015年艺术学系迎新晚会总监,除系学生会主席外,还身兼武汉大学海燕合唱团副团长。从一次次挑战中,她收获更多的是工作能力的提升:“社团中总能发现一两个自己钦佩的榜样,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切磋,我想这才是参加大学生社团最重要的意义。”
(供图:黄宇飞、杨荣娟 编辑:严航)